成语意思:指言而无信的人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邮。”
成语意思:聪明的心地,精巧的构思。多用以形容女子某种技艺精巧,别出心裁。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7回:“炀帝与萧后看了一会,说道:‘妃子慧心巧思,可谓出神入化矣!’”
成语意思:比喻用各种办法催迫。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发在监里,紧打慢敲,怕他不来上钩。”
成语意思: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见“见笑大方”。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序》:“庶几不以小说家言见诮大方,而笔墨匠亦不致笑我之浪用其资料也。”
成语意思:语出《庄子·齐物论》:“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谓大风止则所有的窍孔都空寂无声。后比喻毫无影响与作用的事物。
成语出处:语出《庄子·齐物论》:“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
成语意思:依靠河道阻断桥梁。形容胆识过人,勇敢善战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张飞传》:“飞据水断桥,嗔目横矛曰:‘某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
成语意思:如金玉被撞击而发出的声音。形容言辞铿然有声,正确无误。
成语出处:明·杨慎《洞天玄记》第一折:“兄弟也,不知师傅所言,句句斩钉截铁,言言击玉敲金。”
成语意思:形容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
成语出处:宋 罗烨《醉翁谈录 小说引子》:“试开戛玉敲金口,说与东西南北人。”
成语意思:戛:敲击。敲打玉器和冰块。形容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也形容人气节凛然。
成语出处:唐 白居易《听田顺儿歌》:“戛玉敲冰声未停,嫌云不遏入青冥。”
成语意思:巧:灵巧;拙:笨拙。光是嘴上能说,动手能力相当差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指一项工作不能有计划的一气完成;而是断断续续地去做。也指零星消灭。
成语出处:胡天培《山村新人》:“他就指使他的两个兄弟,零打碎敲地把粮食运出去,以高价出售。”
成语意思:良工:手艺精良的工人;巧匠:技艺精巧的匠人。指技艺高超的工匠。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慎大览·不广》:“齐之东鄙人有常致苦者……不知致苦,卒为齐国良工,泽及子孙。”
成语意思:伶俐:机灵;乖巧:合人心意。形容人机警,让人满意。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 蒋兴歌重会珍珠衫》:“却说蒋兴歌跟随父亲做客,走了几遍,学得伶俐乖巧,生意行中,百般都会。”
成语意思:衣着打扮如青年人的中老年人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99回:“这个老狐狸头上并无一根黑发,还闹这些花样,倒是一个‘老来俏’。”
成语意思:玲珑:精巧细致;小巧:细小而灵巧。形容东西小而精致
成语出处:秦牧《粗犷与细腻》:“而这一切,又使草虫显得更加玲珑小巧了。”
成语意思: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九:“春寒料峭,冻杀年少。”
成语意思:形容以零零碎碎、断断续续的办法做事。
成语出处:毛泽东《的序言一》:“没有一省一县一区一乡的完整的规划,只是零敲碎打地在那里做。”
成语意思:勒索:强行索取财物。利用别人的把柄或自己的权势,以威胁强迫手段向人索取财物
成语出处:徐朔方《校注·前言》:“当时捐税重重,而且还派了许多宦官为专使到全国各地去开矿,勒索敲诈,胡作非为。”
成语意思:指人说话直接与做事率直
成语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