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形容一个人的德行和艺术(技艺)都具有良好的声誉。一般指从事艺术的人。
成语出处:《国语·周语》:“其德足以昭其馨香。”
成语意思:比喻两兄弟都是好样的。
成语出处:左丘明《左传 昭公三年》:“二惠竞爽犹可,又弱一个焉,姜其危哉。”
成语意思: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0卷:“那阴报事也尽多,却是在幽冥地府之中,虽是分毫不爽,无人看见。”
成语意思:见“分毫不爽”。
成语出处:《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孙富喜甚,即将白银一千两,送到公子船中,十娘亲自检看,足色足数,分毫无爽。”
成语意思:指既有福,又聪明。
成语出处:唐 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菩萨为行,福慧双修,智人得果,不忘其本。”
成语意思:福:福气;禄:俸禄。既有福气,又做官,享受俸禄。
成语出处:元·贾仲名《对玉梳》第四折:“俺如今福禄双全,稳拍拍的绿窗下做针线。”
成语意思:旧时比喻有冤狱。
成语出处:唐 张说《狱箴》:“匹夫结愤,六月飞霜。”
成语意思:幸福和年寿两样全备。
成语出处:《红楼梦》第五二回:“老祖宗只有伶俐聪明过我十倍的,怎么如今这么福寿双全的?”
成语意思:比喻经历了种种艰难困苦。
成语出处:元 马致远《黄梁梦》第四折:“一梦中十八年,见了酒色财气,人我是非,贪嗔痴爱,风霜雨雪。”
成语意思:双:成双地;至:到来。幸运的事情不会接连而来。
成语出处:汉 刘向《说苑 权谋》:“此所谓福不重至,祸必重来者也。”
成语意思:降:降临。福不会接连而来,祸灾却会接踵而至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5回:“这才是福无双降,祸不单行。我才脱了天条死难……又撞着这般恶魔,他来害我!”
成语意思:指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祸事却会接踵而至。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七回:“宋江听罢,扯定两个公人说道:“却是苦也!正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成语意思:比喻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
成语出处:明·沈璟《义侠记·除凶》:“他自要去送性命,干俺甚事,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成语意思: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成语出处:鲁迅《经验》:“然而也有经过许多人经验之后,倒给了后人坏影响的,如俗语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便是其一。”
成语意思:寡:少。很少有第二个。形容极其突出。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吾丘寿王传》:“子在朕前之时,知略辐凑,以为天下少双,海内寡二。”
成语意思: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比喻过分节俭吝啬。
成语出处:《诗经 魏风 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幼学琼林 卷二 衣服类》:“葛屦履霜,诮俭啬之过甚。”
成语意思:比喻每人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
成语出处:《警世通言 玉堂春落难逢夫》:“王定拜别三官而去。正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成语意思: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国中独一无二的人才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成语意思:盖:压倒。世上再没有第二个。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
成语意思:毫发:细发和头发;爽:差错。形容一丝一毫都不差。也作“毫厘不爽”。
成语出处:明 李贽《观音问 答自信》:“悭贪者报以饿狗,毒害者报以虎狼,分厘不差,毫发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