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瘦骨白须。形容年老。
成语出处:宋·苏轼《赠岭老人》诗:“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亲栽。”
成语意思:和:和谐。祝贺新婚夫妇终生和谐,白头偕老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2回:“回手又把腕上的一幅金镯子褪下来,给他带上,圈口大小,恰如合式,说:‘和合双全的罢!’”
成语意思:毫:细毛;发:头发;爽:差错。形容一点不差。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邑人》:“呼邻问之,则市肉方归。言其片数斤数,毫发不爽。”
成语意思:海内:四海之内,旧指中国,现亦指世界各地。四海之内独一无二。
成语出处:汉·东方朔《答客难一首》:“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
成语意思:指好事同时到来
成语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郁四会心一笑,听他的话,抽足了鸦片,静待好事成双。”
成语意思:比喻品行高洁。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汉过》:“含霜履雪,义不苟合;据道推方,嶷然不群。”
成语意思:比喻经过长期艰难困苦的磨练。
成语出处:浩然《艳阳天》第140章:“他那久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成语意思:绝世:冠绝当代;无双:独一无二。姿才超众,天下无与伦比。
成语出处: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一:“我看此女妖娆艳冶,绝世无双。”
成语意思:见“进退两难”。
成语出处:明·孙柚《琴心记·家徒四壁》:“可怪进退双难,羝羊触藩偏困。”
成语意思:形容操守高洁坚贞。
成语出处:《南史 齐江夏王锋传》:“常忽忽不乐,著《修柏赋》以见志,曰:‘……冲风不能摧其枝,积雪不能改其性。’”
成语意思:比喻坚贞劲烈的品质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孔融传论》:“懔懔焉,皓皓焉,其与琨玉秋霜比质可也。”
成语意思:鬓:鬓角的头发。两边的鬓发白如霜雪。
成语出处:宋 刘辰翁《西江月 新秋写兴》词:“不觉新凉似火,相思两鬓如霜。”
成语意思:星霜:星辰运转,一年循环一次,每年秋季降霜,因此以星霜指代年岁。表示岁月更换。
成语出处:宋 柳永《玉蝴蝶》:“难忘文期酒会,几孤几月,屡变星霜。”
成语意思:形容人豪迈开朗。
成语出处:梁启超《袁崇焕传》第七节:“不然,以磊落飒爽之袁督师,而何以自危至是。”
成语意思:冷得像冰霜一样。比喻态度严肃,不易接近
成语出处:宋 曾巩《酬柳国博》诗:“洞无畦畛心常坦,凛若冰霜节最高。”
成语意思:若:好像。冷得像冰霜一样。比喻对人对事十分冷淡;没有一丝热情。有时也指面目或态度严厉;使人无法靠近。
成语出处:清 刘鄂《老残游记续集》第二回:“笑起来一双眼又秀又媚,却是不笑起来又冷若冰霜。”
成语意思:同“凛若冰霜”。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只是她那艳如桃李之中却又凛如霜雪,对了光儿好似照着了那秦宫宝镜一般,晃得人胆气生寒,眼光不定。”
成语意思:同“凛若冰霜”。
成语出处:唐·刘知畿《史通·杂说上》:“谈恩惠是煦如春日,纪严切则凛若秋霜。”
成语意思:履:踩,踏。踩着霜,就想到结冰的日子就要到来。比喻看到事物的苗头,就对它的发展有所警戒。
成语出处:《周易 坤》:“初六,履霜坚冰至。像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成语意思:走在霜上知道结冰的时候快要到来。比喻看到眼前的迹象而对未来提高警惕。
成语出处:清 何琇《樵香小记》:“乱臣既得兵权,遂肇弑逆,圣人用示履霜之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