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比喻精于算计的人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1回:“呀!你莫非在这里打铁算盘?”
成语意思:见“铁树开花”。
成语出处:《续传灯录·或庵师体禅师》:“淳熙己亥八月朔示微疾,梁翰别郡守曾公。逮夜半书偈辞众曰:‘铁树开华,雄鸡生卵,七十二年,摇篮绳断。’掷笔云寂。”
成语意思:形容城池牢不可破。亦比喻言谈无懈可击。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虽思虑通长,然于才性偏精,忽言及四本,便若汤池铁城,无可攻之势。”
成语意思:形容坚固的防御物。比喻可信赖的坚强人物。
成语出处:《宋史·李伯玉传》:“赵汝腾尝荐八士,各有品目,于伯玉曰:‘铜山铁壁。’立朝风节,大较似之。”
成语意思:见“铁石心肠”。
成语出处: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俺虔婆生下一副铁石心肝,皱著柄冻凌觜脸,把俺这做女的,不做人也似看承。”
成语意思:心肠硬得像铁石头一样。形容心肠很硬;不为感情所动。
成语出处:唐 皮日休《桃花赋序》:“疑其铁肠石心,不解吐婉媚辞。”
成语意思:比喻牢固的政权或地位。
成语出处: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村里的干部虽然调换了几个,而他两个却好像铁桶江山。”
成语意思:谓体会领悟深刻细致,而使描写或模仿巧妙逼真。
成语出处:清·昭梿《啸亭杂录·檀栾卿》:“姿容艳丽,性格柔婉,所演剧甚多,俱能体贴入妙。”
成语意思:指十分合适或令人满意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32回:“子固也把孙三儿一面安排得妥妥贴贴,所有彩云的东西一概要回,不少一件。”
成语意思:铜铸的头,铁打的额。形容人勇猛强悍。
成语出处:《海内十洲记 聚窟洲》:“及有狮子辟邪凿齿天鹿,长牙铜头铁额之兽。”
成语意思:见“铜头铁额”。
成语出处:巴金《旅途通讯·广州在轰炸中》:“住在这里每个人都有被炸死的机会,没有谁能做一个铜头铁臂的人。”
成语意思:形容对人照顾和关怀非常细心周到。体贴:细心为别人着想;入微:很小的地方都照顾到。
成语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8回:“‘只要心平点,少看点利钱,那些贫民便受惠多了。’我笑道:‘这可谓体贴入微了。’”
成语意思:指十分合适或令人满意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5回:“我都能够照应得他妥妥帖帖,无忧冻馁的了,还有余力,才可以讲究去做外面的好事。”
成语意思:比喻贪吃的人。
成语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多食不厌谓之饕餮之徒;见食垂涎谓有欲炙之色。”
成语意思:比喻坚固的阵势。
成语出处: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奔突飘忽于铜围铁马之中,为意大利国民一天然之陆军学校。”
成语意思:比喻搜罗珍奇。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碧城》诗:“玉轮顾兔初生魄,铁网珊瑚未有枝。”
成语意思:用意志或性格的力量或军事手段进行领导或控制的人
成语出处:柳建伟《英雄时代》第26章:“大都觉得工人们被陆明挑逗起来的不满情绪随着铁腕人物甩出的那个清脆见血的耳光,基本上算是烟消云散了。”
成语意思:见“铁心石肠”。
成语出处: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三:“王介甫少时作《石榴花》……此老风味不薄,岂铁心木肠者哉。”
成语意思:形容人的意志坚定。
成语出处:明·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秀才每自古眼睛馋,不似这里忒铜心铁胆。”
成语意思:犹言铁石心肠。
成语出处:宋·苏轼《牡丹记叙》:“然鹿门子常怪宋广平之为人,意其铁心石肠,而为《梅花赋》,则清便艳发,得南朝徐庾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