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指富贵人家子弟的生活,有浮华奢侈。浅薄无知之意。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宝钗笑道:“真真膏粱纨袴之谈!我们虽是千金,原不知道这些事。””
成语意思:膏粱:肥肉和细粮。借指富贵人家子弟
成语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晋怀帝》:“晋武分诸王使典兵,晋不竞矣。彼皆膏粱纨绔之子也。”
成语意思:形容光辉灿烂;照耀非常远。
成语出处:唐 韩愈《调张籍》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成语意思:犹言游山玩水。
成语出处:《五灯会元·法眼宗·宝塔绍岩禅师》:“诸仁者还明心也未?莫不是语言谭笑时……观山玩水时,耳目绝对时,是汝心否?”
成语意思:厦:大屋子。有很多宽敞的屋子。形容受到保护、得到周济的人很多。
成语出处: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成语意思:谓十分顽固,无法感化。
成语出处:《续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目下山东有名绿茶,可知道他们形状否;内中可有能劝化改行的,还有梗顽不化,本事十分利害的否?要一一请教。”
成语意思:弯弯曲曲;绕来绕去地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接了当。
成语出处:元 秦简夫《东堂老》:“转弯抹角,可早来到李家门首。”
成语意思:挽:拉;鹿车:古时的一种小车。旧时称赞夫妻同心,安贫乐道。
成语出处:《后汉书·鲍宣妻传》:“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著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
成语意思:功:功德;行:道行。指出家功德修炼已成,道行圆满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3回:“功完行满朝金阙,见性明心返故乡。”
成语意思:只说到一点;漏掉极多。形容列举不全;漏掉极多。
成语出处:唐 韩愈《南山》诗:“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
成语意思:光焰:光辉。形容极其辉煌灿烂
成语出处:唐 韩愈《调张籍》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成语意思:化:德化,以恩德感化;被:到;万方:四面八方。恩德感化四面八方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为李谏议贺赦表》:“恩覃九有,化被万方。”
成语意思: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同“画荻丸熊”。
成语出处:宋 欧阳修幼时,母郑氏以荻画地教子读书。唐 柳仲郢幼嗜学,母韩氏用熊胆和制丸子,使郢夜咀咽以提神醒脑。郭沫若《虎符》附录《写作缘起》:“但要写母爱,在儿女小的时候容易表现,如推干就湿、画荻和丸之类,都是儿女小时的事。”
成语意思: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成语出处:宋 欧阳修幼时,母郑氏以荻画地教子读书。唐 柳仲郢幼嗜学,母韩氏用熊胆和制丸子,使郢夜咀咽以提神醒脑。清 章学诚《文史通义 古文十弊》:“抑思善相夫者,何必尽识鹿车鸿案?善教子者,岂皆熟记画荻和丸?”
成语意思:寒花:寒天的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
成语出处:宋·韩琦《重阳》诗:“不羞老圃秋容淡,且看寒花晚节香。”
成语意思:指菊花能傲霜开放,比喻人到晚年能保持高尚的节操
成语出处: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韩魏公》:“鲁直诗云:‘黄花晚节尤可惜,青眼故人殊不来。’”
成语意思:比喻无事生非,自寻烦恼。
成语出处:宋 释悟明《联灯会要 玑禅师》:“说迷说悟,犹是好肉剜疮;一切平常,尽落天魔外道。”
成语意思:后生:后辈。指学历浅的年轻人
成语出处:宋·陆九渊《与傅全美书》:“仙里年来向学者甚众,风习可尚,正赖长者不惮告教,使后生晚学得知前辈风采,谦冲就实,无徒长虚诞。”
成语意思:见“回天倒日”。
成语出处: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禀贴赘说》:“则回天挽日之功,皆出宪台起死嘘枯之赐矣。”
成语意思:犹言顽固不化。
成语出处:《明史·广西土司传二·思明》:“帝曰:‘蛮人怙顽不悛,终必取祸,姑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