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见“恨相知晚”。
成语出处:宋·文天祥《与山人黎端吉序》:“与痴儿说梦,终日闷闷,使人欲索枕僵卧。明者了了,不逾顷刻能解人数百年中事,恨相见晚矣。”
成语意思:心灵如蕙草芬芳,品质似纨素洁白。比喻品行高洁。
成语出处:南朝 宋 鲍照《芜城赋》:“东都妙姬,南国丽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
成语意思:恨:懊悔;相知:互相了解,感情很深。后悔彼此建立友谊太迟了。形容新结交而感情深厚。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两人相引为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欢甚,无厌,恨相知晚也。”
成语意思:褐:粗布衣服。连粗布衣服也穿不周全。形容生活困苦。
成语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谓急矣。而君之后宫以百数,婢妾被绮穀,余梁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厌。”
成语意思:涵泳:深入体会。深入探索体味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性理》:“此语或中或否,皆出臆度,要之未可遽论,且涵泳玩索,久之当自有见。”
成语意思:矣:了。后悔也已经晚了。
成语出处:《大宋宣和遗事》:“万一有奸邪叵测之情,陛下悔之晚矣!”
成语意思:攻打撕裂。形容争斗激烈。
成语出处:唐·陆龟蒙《五歌·水鸟》:“则有觜铍爪戟劲立直视者,击搏挽裂图膻腥。”
成语意思:积蓄财产,不如学点技术。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技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
成语意思:谓谋划来自必死的决心。
成语出处:《宋书·武帝纪》:“不然。彼兵速锐,计出万死。”
成语意思:万全:非常安全周到。形容计划非常稳当周密,决不会发生意外。
成语出处:元 戴良《论长孙无忌》:“无忌于此,亦可谓计出万全矣。”
成语意思:万贯:古代用绳索穿钱,1贯=1000文,钱很多。形容十分富有
成语出处:清·无名氏《刘公案》第13回:“挣下的良田千顷,家财万贯,府县之中很有脸。”
成语意思:惊惶:害怕;万状:各种样子,表示程度极深。形容害怕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宋 陈亮《谢杨解元启》:“忧患百罹而未艾,惊惶万状而莫支。”
成语意思:家庭和睦才能做任何事情都能兴旺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7回:“大凡一家人过日子,总得要和和气气,从来说‘家和万事兴’,何况媳妇又没犯甚么事!”
成语意思:曲:曲折;弯:不直。指十分弯曲
成语出处: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七回:“待我引他到九曲十八弯中,唤我那结义兄弟出来,就好与他算账。”
成语意思:远在万里之外,犹如近在眼前。比喻相隔虽远,却象在眼前一样。
成语出处:《资治通鉴·唐纪·宣宗大中十二年》:“卿到彼为政甚善,朕皆知之,勿谓其远!此阶前万里也。”
成语意思:比喻家信的珍贵。
成语出处:唐·杜甫《春望》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成语意思: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形容遍体都是伤。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很厉害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唐书·李健及传》:“健及少遇祸乱,久从战阵,矢石所中,肌无完肤。”
成语意思:比喻头绪极多。
成语出处:汉朝扬雄《法言·问神》:“神心恍惚,经续万方。”
成语意思:君子:泛指品德高尚的人。指有志之士报仇雪恨不必性急,等待时机再动手
成语出处:《儿女风尘记》:“孩子,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你把这笔账牢牢地记在心里!”
成语意思:转:循环变化;丸:指金丹。道家语,指炼得九转金丹。后常比喻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而终于获得成功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金丹》:“其一转至九转,迟速各有日数多少,以此知之耳。其转数少,其药力不足,故服之用日多得仙迟也;其转数多药力成,故服之用日少而提仙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