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比:比较。对所处的中等地位感到知足。形容满足现状,不求进取
成语出处:清·沈复《浮生六记》第六卷:“古人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此最是寻乐妙法也。”
成语意思:为祥瑞之兆。
成语出处:《史记 周本纪》:“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云。”
成语意思:指临近成功时遭到失败。参见:“功败垂成”。
成语出处:宋 无名氏《释常谈 败于垂成》:“凡事欲成却不成,谓之败于垂成。”
成语意思:鄙:粗俗卑鄙。不屑:认为不值得(做或看)。粗俗卑鄙到不值得一顾的程度。指既丑陋又下贱,叫人看不上眼。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言:解释,说明。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事理非常明显
成语出处:宋 苏轼《却鼠刀铭》:“呜呼嗟夫,吾苟有之,不言而谕,是亦何劳。”
成语意思:愈:病好了。生病不用吃药而自行痊愈
成语出处: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37回:“老伯不必多虑,世妹之病,大约可以不药而愈。”
成语意思:为殷亡周兴之兆。同“白鱼入舟”。
成语出处:《汉书 终军传》:“盖六鶂退飞,逆也;白鱼登舟,顺也。”颜师古注引臣瓒曰:“谓武王伐殷而鱼入王舟,象征而必获,故曰顺也。”
成语意思:原指民性如星,星好风雨,比喻庶民喜好人主的恩泽。后为颂扬统治者普施仁政之词。
成语出处:《书 洪范》:“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孔传:“箕星好风,毕星好雨,亦民所好。”
成语意思:指挑逗、试探对方的情意。泛指调情。
成语出处:明 李日华《南西厢记 猜诗雪案》:“你用心拨雨撩云,我好意与你传书递缄。小姐呵,不肯搜自己狂为,待要寻人破绽。”
成语意思:比喻男女间的挑逗。
成语出处:元 刘致《一枝花 罗帕传情》套曲:“用一张助才情砑粉泥金纸,写就那诉离情拨云撩雨词。”
成语意思:比喻双方相争,两败俱伤,徒使第三者得利。
成语出处:《战国策 燕策二》:“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翁得而并禽之。”
成语意思:比喻满腹经纶,富有才学。
成语出处:语出三国 魏 曹植《与杨德祖书》:“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
成语意思:白玉上的小斑点。比喻有些小缺点,美中不足
成语出处:唐 吴兢《贞观政要 公平》:“君子小过,盖白玉之微瑕;小人小善,乃铅刀之一割。”
成语意思:瑕:玉上的赤色斑点。洁白的美玉上没有一点疵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
成语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吉州福寿和尚》:“问:‘不曾博览空王教略,借玄机试道看。’师曰:‘白玉无瑕,卞和刖足。’”
成语意思:瑜、瑾:美玉。比喻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
成语出处:明·徐献忠《唐诗品》:“朔气纵横,壮心落落,抱瑜握瑾,沉浮闾巷之间。”
成语意思:卖咸鱼的店铺。鱼常腐臭,因以喻恶人之所或小人聚集之地。亦作“鲍鱼
成语出处:《大戴礼记 曾子疾病》:“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与小人游,贷乎如入鲍鱼之次,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王聘珍解诂:“次,若今市亭然。”
成语意思:虞:料想;誉:称赞。没有意料到的赞扬。
成语出处:战国 邹 孟轲《孟子 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成语意思:贲育:战国时期勇士孟贲和夏育。指壮士的勇敢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力称乌获,捷言庆志,勇期贲育。”
成语意思:不虞:没有料到;隙:裂痕。指意外的误会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既亲密,便不免有些不虞之隙,求全之毁。这日不知为何,二人言语有些不和起来。”
成语意思:卖咸鱼的店。比喻坏人成堆的地方。
成语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慕贤》:“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