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ún luó

云锣

  • 词语读音yún luó
  • 词语注音ㄩㄣˊ ㄌㄨㄛˊ
  • 繁体字形雲鑼

基本解释

云锣 云锣,出现于唐代,元代开始大为流行,是汉、藏、蒙古、满、纳西、白、彝等族使用的敲击体鸣乐器。古名云辙,又名云璈,民间又称九音锣。藏族称丁冬、丁当。是锣类乐器中能奏出曲调的乐器。常用于民间音乐、地方戏曲和寺庙音乐中。流行于内蒙古、云南、西藏和汉族广大地区。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云锣 yúnluó

[Chinese gong chimes] 打击乐器,用十个小锣编排而成,第一排一个,以下三排各三个,装置在小木架上。各个锣的大小相同而厚薄不同,所以发出的声音不同。最上面的一个不常用,因此也叫九音锣。现在云锣有所发展,已不止十个

辞典解释

云锣yún luóㄩㄣˊ ㄌㄨㄛˊ

乐器名。属打击乐器,由若干个大小相同,厚薄、音高不同的铜制小锣,按声音高低列置于一木架上,每一小锣用三条细绳悬空系架子的木框中,每架锣数不等,通常为十个。演奏时,左手持木架下端的柄,右手用小槌击奏。多用于民族乐队的合奏中。
也称为「九音锣」。

网络解释

云锣

云锣,出现于唐代,元代开始大为流行,是汉、藏、蒙古、满、纳西、白、彝等族使用的敲击体鸣乐器。古名云辙,又名云璈,民间又称九音锣。藏族称丁冬、丁当。是锣类乐器中能奏出曲调的乐器。常用于民间音乐、地方戏曲和寺庙音乐中。流行于内蒙古、云南、西藏和汉族广大地区。

“云锣”单字意思解释

“云锣”的近义词

    “云锣”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