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ì fāng
襞方
- 词语读音bì fāng
- 词语注音ㄅㄧˋ ㄈㄤ
- 繁体字形
基本解释
襞方 bì fāng 襞方 旧时端午节风俗之一。谓用五色丝缠纸帛折成菱角方片,然后按一定方位(青、赤、白、黑为四方,黄居中央)缀于胸前,以示妇人养蚕之功。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五色丝,一名朱索,名拟甚多,青赤白黑以为四方,黄为中央,襞方缀於胸前,以示妇人计功也。”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端午彩索》:“裁色缯为方片,各案四色位而安之於衣,而黄缯居四色缯之中,以此缀诸衣上,以表蚕工之成,故名襞方。襞者,积而会之也;方者,各案其方以其色配之也。今人用彩线系臂益文也。” 乌丙安 《民俗学丛话·<五彩丝·粽子·龙舟>》:“至于彩丝缠折方,正是《荆楚岁时记》所说:‘襞方缀于胸前,以示妇人计功也。’”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1.旧时端午节风俗之一。谓用五色丝缠纸帛折成菱角方片,然后按一定方位(青﹑赤﹑白﹑黑为四方,黄居中央)缀于胸前,以示妇人养蚕之功。
网络解释
襞方
bì fāng ㄅㄧˋ ㄈㄤ
襞方
旧时端午节风俗之一。谓用五色丝缠纸帛折成菱角方片,然后按一定方位(青、赤、白、黑为四方,黄居中央)缀于胸前,以示妇人养蚕之功。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五色丝,一名朱索,名拟甚多,青赤白黑以为四方,黄为中央,襞方缀於胸前,以示妇人计功也。”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端午彩索》:“裁色缯为方片,各案四色位而安之於衣,而黄缯居四色缯之中,以此缀诸衣上,以表蚕工之成,故名襞方。襞者,积而会之也;方者,各案其方以其色配之也。今人用彩线系臂益文也。” 乌丙安 《民俗学丛话·<五彩丝·粽子·龙舟>》:“至于彩丝缠折方,正是《荆楚岁时记》所说:‘襞方缀于胸前,以示妇人计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