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 shí liù tǐ

三十六體

  • 词语读音sān shí liù tǐ
  • 词语注音ㄙㄢ ㄕˊ ㄌㄧㄨˋ ㄊㄧˇ
  • 繁体字形三十六体

基本解释

三十六体 三十六体骈文,继中唐骈文散化之后,重新回归六朝风调。集六朝骈文和唐骈之所长,在华美的形式之下,多了几分自然圆融、灵动之气。精工典丽、情韵并美,行文流畅,富于变化,展现出独特的风格和魅力。李商隐、段成式、温庭筠的诗歌由于风格相近,且都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唐·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皆排行第十六而诗文则以俪偶相夸,世称“三十六体”。

辞典解释

三十六体sān shí liù tǐㄙㄢ ㄕˊ ㄌㄧㄡˋ ㄊㄧˇ

唐代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均擅长骈体文,因三人皆排行第十六,世称为「三十六体」。
《新唐书.卷二○三.文艺传下.李商隐传》:「商隐初为文瑰迈奇古,及在令狐楚府,楚本工章奏,因授其学,商隐俪偶长短,而繁缛过之。时温庭筠、段成式俱用是相夸,号『三十六体』。」

网络解释

三十六体

三十六体骈文,继中唐骈文散化之后,重新回归六朝风调。集六朝骈文和唐骈之所长,在华美的形式之下,多了几分自然圆融、灵动之气。精工典丽、情韵并美,行文流畅,富于变化,展现出独特的风格和魅力。李商隐、段成式、温庭筠的诗歌由于风格相近,且都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三十六體”单字意思解释

“三十六體”的近义词

    “三十六體”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