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文言文”的诗词

  • 唐代:令狐楚
    海浪恬丹徼,边尘靖黑山。
    从今万里外,不复镇萧关。
  • 唐代:杨炯
    愁结乱如麻,长天照落霞。
    离亭隐乔树,沟水浸平沙。
    左尉才何屈,东关望渐赊。
    行看转牛斗,持此报张华。
  • 唐代:崔湜
    不分君恩断,新妆视镜中。
    容华尚春日,娇爱已秋风。
    枕席临窗晓,帷屏向月空。
    年年后庭树,荣落在深宫。
  • 唐代:李峤
    桂友寻东阁,兰交聚北堂。
    象筵分锦绣,罗荐合鸳鸯。
    光逸偷眠稳,王章泣恨长。
    孔怀欣共寝,棣萼几含芳。
  • 唐代:李白
    沙墩至梁苑,二十五长亭。
    大舶夹双橹,中流鹅鹳鸣。
    云天扫空碧,川岳涵馀清。
    飞凫从西来,适与佳兴并。
    眷言王乔舄,婉娈故人情。
    复此亲懿会,而增交道荣。
    沿洄且不定,飘忽怅徂征。
    暝投淮阴宿,欣得漂母迎。
    斗酒烹黄鸡,一餐感素诚。
    予为楚壮士,不是鲁诸生。
    有德必报之,千金耻为轻。
    缅书羁孤意,远寄棹歌声。
  • 唐代:杨凝
    飘飘东去客,一宿渭城边。
    远处星垂岸,中流月满船。
    凉归夜深簟,秋入雨馀天。
    渐觉家山小,残程尚几年。
  • 唐代:李商隐
    爱君茅屋下,向晚水溶溶。
    试墨书新竹,张琴和古松。
    坐来闻好鸟,归去度疏钟。
    明日还相见,桥南贳酒醲.
  • 唐代:刘得仁
    高堂惟两别,此别是荣归。
    薄俸迎亲远,平时知己稀。
    郓郊秋木见,鲁寺夜钟微。
    近腊西来日,多逢霰雪飞。
  • 唐代:罗隐
    赋成无处换黄金,却向春风动越吟。
    天子爱才虽仄席,诸生多病又沾襟。
    柳攀灞岸狂遮袂,水忆池阳渌满心。
    珍重彩衣归正好,莫将闲事系升沈。
  • 唐代:罗隐
    男儿未必尽英雄,但到时来即命通。
    若使吴都犹王气,将军何处立殊功。
  • 唐代:唐彦谦
    相逢浑不觉,只似茂陵贫。
    袅袅花骄客,潇潇雨净春。
    借书消茗困,索句写梅真。
    此去青云上,知君有几人。
  • 唐代:裴说
    高冈微雨后,木脱草堂新。
    惟有疏慵者,来看淡薄人。
    竹牙生碍路,松子落敲巾。
    粗得玄中趣,当期宿话频。
  • 唐代:于邺
    星汉欲沈尽,谁家砧未休。
    忽闻凉雁至,如报杜陵秋。
    千树又黄叶,几人新白头。
    洞庭今夜客,一半却登舟。
  • 唐代:贯休
    新蝉终夜叫,嘒嘒隔溪濆。
    杜宇仍相杂,故人闻不闻。
    卷帘花动月,冥目砌生云。
    终共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 唐代:齐己
    此去清凉顶,期瞻大圣容。
    便应过洛水,即未上嵩峰。
    残照催行影,幽林惜驻踪。
    想登金阁望,东北极兵锋。
  • 先秦:佚名
    宝珍隋珠。
    不知佩兮。
    袆衣与丝。
    不知异兮。
    闾姝子奢。
    莫之媒兮。
    嫫母求之。
    又甚喜之兮。
    以瞽为明。
    以聋为聪。
    以是为非。
    以吉为凶。
    呜呼上天。
    曷惟其同。
  • 先秦:佚名
    蠹众而木折。
    隙大而墙坏。
  • 宋代:张先
    相并细腰身。
    时样宫妆一样新。
    曲项胡琴鱼尾拨,离人。
    入寒弦声水上闻。
    天碧染衣巾。
    血色轻罗碎摺裙。
    百卉已随霜女妒,东君。
    暗折双花借小春。
  • 宋代:贺铸
    虚堂向壁青灯灭。
    觉来惊见横窗月。
    起看月平西。
    城头乌夜啼。
    兰衾羞更入。
    欹枕偷声泣。
    肠断数残更。
    望明天未明。
  • 宋代:曹勋
    绛阙岧峣,正春光到时。
    当人日、诞芳仪。
    向宫壶、雅著徽誉美,懿德无亏。
    深被恩荣,金殿宴嬉。
    气融怡。
    贤均樛木,宜颂二南诗。
    天心喜、锦筵启。
    阖部奏笙箫,祝寿处、愿与山齐。
    年年常奉,明主禁掖。
  • 宋代:曾觌
    极目秋光夕照开。
    潮头初自海门来。
    杳杳江天横一线。
    如练。
    疾驱千骑鼓声催。
    杰槛翠飞争徙倚。
    一行新雁去仍回。
    翠袖半空歌笑回。
    低映。
    十分沈醉劝金杯。
  • 宋代:韩元吉
    莫惜清尊领客同。
    已无花伴舞衣红。
    强歌归去莫匆匆。
    细雨弄烟烟弄日,断云黏水水黏空。
    酴醿飞下晚来风。
  • 宋代:魏了翁
    天地一大物,扶植要人才。
    人才谁是,不肯随俗强追陪。
    与我言兮我愿。
    莫我知兮谁怨。
    全仗帝为媒。
    此意久寥阔,今见者留台。
    笏围腰,书创屋,骑笼街。
    时贤白尽须发,老子抑名斋。
    更取堂名淇绿。
    要把北山万竹。
    一日倚云栽。
    自处只如此,将相任时来。
  • 宋代:吴泳
    漠漠雨其_,湛湛江之永。
    冻压溪桥不见花,安得杯中影。
    明水未登彝,饰玉先浮鼎。
    寄语清居山上翁,驿使催归近。
  • 宋代:王奕
    搔首倚薰风。
    一幅画图尘土中。
    鹤怨猿惊人去也,潜龙。
    谁绞香车起蛰松。
    岁月去熙丰。
    世味人情自淡浓。
    春去春来墩不竞,匆匆。
    蜀水吴山血又红。
  • 宋代:俞紫芝
    弄水亭前千万景,登临不忍空回。
    水轻墨澹写蓬莱。
    莫教世眼,容易洗尘埃。
    收去雨昏都不见,展时还似云开。
    先生高趣更多才。
    人人尽道,小杜却重来。
  • 宋代:赵希{亻丙}
    又是年时,冷烟寒食梨花院。
    柳金拖线。
    一曲珠歌转。
    翠碧雕梁,风软帘通燕。
    何须劝。
    酒豪诗健。
    逸韵今重见。
  • 宋代:吴编修
    予何人、此何时节,驾言我欲行志。
    青原煮豆然萁后,谁豢龙蛇赤子。
    心为碎。
    宽底是、翻疑又怕严底是。
    吾方左计。
    冷眼别人看,畏首畏尾,身复尚余几。
    陶元亮,自古真奇男子。
    督邮尚若人耳。
    秋凤一曲柴桑路,新秫炊香正美。
    黄鹄起。
    见说道、山光潭影皆欢喜。
    晴窗静倚。
    还我向来高,仙人羽客,别有一天地。
  • 宋代:王从叔
    水月精神玉雪胎。
    乾坤清气化生来。
    断桥流水领春回。
    昨夜醉眠苔上石,天香冉冉下瑶台。
    起来窗外见花开。
  • 清代:黄遵宪
    众人耳目外,重以甘言诱;
    浓绿茁芽茶,浅碧酿花酒。
    斜纹黑普罗,杂俎红毡竓,琐屑到钗钏,取足供媚妇。
    上谒士雕龙,下访市屠狗;
    墨床与侏张,相见辄握手。
    指此区区物,是某托转授;
    怀上花名册,出请纪谁某。
    “知君有姻族,知君有甥舅,赖君提挈力,吾党定举首。

    丁宁复丁宁:“幸勿杂然否。
  • 明代:朱元璋
    匡庐之巅有深谷,金仙弟子岩为屋。
    炼丹利济几何年,朝耕白云暮种竹,
  • 明代:朱元璋
    山人修道几经年,闻说飡松足意便。
    时以断云完故衲,日将流水灌新田。
    常勤侣鹤岩崖下,寂静俦猿烟雾边。
    欲访未知何处住,料应霞举已成仙。
  • 唐代:武则天
    兰俎既升,蘋羞可荐。
    金石载设,咸英已变。
    林泽斯总,山川是遍。
    敢用敷诚,实惟忘倦。
  • 唐代:佚名
    炎精式降,苍生攸仰。
    羞列豆笾,酒陈牺象。
    昭祀有应,冥期不爽。
    送乐张音,惟灵之往。
  • 唐代:杜甫
    窦侍御,骥之子,凤之雏。
    年未三十忠义俱,骨鲠绝代无。
    炯如一段清冰出万壑,置在迎风寒露之玉壶。
    蔗浆归厨金碗冻,洗涤烦热足以宁君躯。
    政用疏通合典则,戚联豪贵耽文儒。
    兵革未息人未苏,天子亦念西南隅。
    吐蕃凭陵气颇粗,窦氏检察应时须。
    运粮绳桥壮士喜,斩木火井穷猿呼。
    八州刺史思一战,三城守边却可图。
    此行入奏计未小,密奉圣旨恩宜殊。
    绣衣春当霄汉立,彩服日向庭闱趋。
    省郎京尹必俯拾,江花未落还成都。
    江花未落还成都,肯访浣花老翁无。
    为君酤酒满眼酤,与奴白饭马青刍。
  • 唐代:杜甫
    春雨暗暗塞峡中,早晚来自楚王宫。
    乱波分披已打岸,弱云狼藉不禁风。
    宠光蕙叶与多碧,点注桃花舒小红。
    谷口子真正忆汝,岸高瀼滑限西东。
  • 唐代:任翻
    古井碧沈沈,分明见百寻。
    味甘传邑内,脉冷应山心。
    圆入月轮净,直涵峰影深。
    自从仙去后,汲引到如今。
  • 先秦:佚名
    臧之狐裘。
    败我于狐骀。
    我君小子。
    朱儒是使。
    朱儒朱儒。
    朱使我败于邾。
  • 唐代:韦承庆
    万里边城地,三春杨柳节。
    叶似镜中眉,花如关外雪。
    征人远乡思,倡妇高楼别。
    不忍掷年华,含情寄攀折。
  • 两汉:佚名
    四坐且莫喧,愿听歌一言。
    请说铜炉器,崔嵬象南山。
    上枝似松柏,下根据铜盘。
    雕文各异类,离娄自相联。
    谁能为此器,公输与鲁班。
    朱火燃其中,青烟扬其间。
    从风入君怀,四坐莫不叹。
    香风难久居,空令蕙草残。
  • 两汉:佚名
    其一
    有鸟西南飞,熠熠似苍鹰。
    朝发天北隅,暮闻日南陵。
    欲寄一言去,托之笺彩缯。
    因风附轻翼,以遗心蕴蒸。
    鸟辞路悠长,羽翼不能胜。
    意欲从鸟逝,驽马不可乘。
    其二
    晨风鸣北林,熠耀东南飞。
    愿言所相思,日暮不垂帷。
    明月照高楼,想见余光辉。
    玄鸟夜过庭,仿佛能复飞。
    褰裳路踟蹰,彷徨不能归。
    浮云日千里,安知我心悲。
    思得琼树枝,以解长渴饥。
    其三
    童童孤生柳,寄根河水泥。
    连翩游客子,于冬服凉衣。
    去家千余里,一身常渴饥。
    寒夜立清庭,仰瞻天汉湄。
    寒风吹我骨,严霜切我肌。
    忧心常惨戚,晨风为我悲。
    瑶光游何速,行愿去何迟。
    仰视云间星,忽若割长帷。
    低头还自怜,盛年行已衰。
    依依恋明世,怆怆难久怀。
  • 先秦:佚名
    得人者兴。
    失人者崩。
  • 宋代:魏夫人
    不是无心惜落花。
    落花无意恋春华。
    昨日盈盈枝上笑。
    谁道。
    今朝吹去落谁家。
    把酒临风千种恨。
    难问。
    梦回云散见无涯。
    妙舞清歌谁是主。
    回顾。
    高城不见夕阳斜。
  • 先秦:庄子及门徒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
    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
    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 先秦:佚名
    范雎至秦,王庭迎,谓范雎曰:“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
    今者义渠之事急,寡人日自请太后。
    今义渠之事已,寡人乃得以身受命。
    躬窃闵然不敏。
    ”敬执宾主之礼,范雎辞让。
    是日见范雎,见者无不变色易容者。
    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
    ”有间,秦王复请,范雎曰:“唯唯。
    ”若是者三。
    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范雎谢曰:“非敢然也。
    臣闻始时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
    若是者,交疏也。
    已一说而立为太师,载与俱归者,其言深也。
    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
    即使文王疏吕望而弗与深言,是周无天子之德,而文、武无与成其王也。
    今臣,羇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臣之事,处人骨肉之间。
    愿以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问而不对者是也。
    臣非有所畏而不敢言也,知今日言之于前,而明日伏诛于后,然臣弗敢畏也。
    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不足以为臣耻。
    五帝之圣而死,三王之仁而死,五伯之贤而死,乌获之力而死,奔、育之勇焉而死。
    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
    处必然之势,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蔆水,无以饵其口,坐行蒲伏,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庐为霸。
    使臣得进谋如伍子胥,加之以幽囚,终身不复见,是臣说之行也,臣何忧乎?箕子、接舆,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无益于殷、楚。
    使臣得同行于箕子、接舆,漆身可以补所贤之主,是臣之大荣也,臣又何耻乎?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
    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态,居深宫之中,不离保傅之手,终身闇惑,无与照奸,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
    此臣之所恐耳!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
    臣死而秦治,贤于生也。
    ”秦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夫秦国僻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此天以寡人慁先生,而存先王之庙也。
    寡人得受命于先生,此天所以幸先王而不弃其孤也。
    先生奈何而言若此!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
    ”范雎再拜,秦王亦再拜。
  • 魏晋:张华
    游目四野外,逍遥独延伫。
    兰蕙缘清渠,繁华荫绿渚。
    佳人不在兹,取此欲谁与?
    巢居知风寒,穴处识阴雨。
    不曾远离别,安知慕俦侣?
  • 两汉:司马迁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
    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 ,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
    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
    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
    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
    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
    公子执辔愈恭。
    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原枉车骑过之。
    ”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市人皆观公子执辔。
    从骑皆窃骂侯生。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
    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
    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门报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
    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
    侯生谓公子曰:“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
    ”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公子怪之。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
    公。
    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语魏。
    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
    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辨士说王万端。
    魏王畏秦。
    终不听公子。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
    ”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
    侯生笑曰:“臣故知公子之还也。
    ”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
    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公子再拜,因问。
    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
    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
    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公子从其计,请如姬。
    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
    公子行,侯生曰:“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
    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
    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
    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
    于是公子泣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公子曰:“晋鄙嚄唶宿将,往恐不听,必当杀之,是以泣耳,岂畏死哉?”于是公子请朱亥。
    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
    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遂与公子俱。
    公子过谢侯生。
    侯生曰:“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
    ”公子遂行。
    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
    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
    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公子遂将晋鄙军。
    勒兵,下令军中曰:“父子俱在军中,父归。
    兄弟俱在军中,兄归。
    独子无兄弟,归养。
    ”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
    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
    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平原君负栏矢为公子先引。
    赵王再拜曰:“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
    公子与侯生决,至军,侯生果北乡自刭。
    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公子亦自知也。
    已却秦存赵,使将将其军归魏,而公子独与客留赵。
  • 先秦:佚名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
    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
    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夫差将欲听,与之成。
    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讎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
    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
    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寡人请更。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
    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
    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
    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
    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有的哺为“饣”偏旁)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
    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
    ”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
    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
    ”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
    今寡人将助天灭之。
    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
    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
    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果行,国人皆劝。
    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
    夫差行成,曰;“寡人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请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勾践对曰:“昔天以越予吴,而吴不受命;今天以吴予越,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吾请达王甬、句东,吾与君为二君乎!”夫差对曰:“寡人礼先壹饭矣,君若不忘周室而为敝邑宸宇,亦寡人之愿也。
    君若曰:『吾将残汝社稷,灭汝宗庙。
    』寡人请死,余何而目以视於天下乎?越君其次也!”遂灭吴。
  • 唐代:李朝威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
    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见有妇人,牧羊于道畔。
    毅怪视之,乃殊色也。
    然而蛾脸不舒,巾袖无光,凝听翔立,若有所伺。
    毅诘之曰:“子何苦而自辱如是?”妇始楚而谢,终泣而对曰:“贱妾不幸,今日见辱问于长者。
    然而恨贯肌骨,亦何能愧避?幸一闻焉。
    妾,洞庭龙君小女也。
    父母配嫁泾川次子,而夫婿乐逸,为婢仆所惑,日以厌薄。
    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
    迨诉频切,又得罪舅姑。
    舅姑毁黜以至此。
    ”言讫,歔欷流涕,悲不自胜。
    又曰:“洞庭于兹,相远不知其几多也?长天茫茫,信耗莫通。
    心目断尽,无所知哀。
    闻君将还吴,密通洞庭。
    或以尺书寄托侍者,未卜将以为可乎?”毅曰:“吾义夫也。
    闻子之说,气血俱动,恨无毛羽,不能奋飞,是何可否之谓乎!然而洞庭深水也。
    吾行尘间,宁可致意耶?惟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又乖恳愿。
    子有何术可导我邪?”女悲泣且谢,曰:“负载珍重,不复言矣。
    脱获回耗,虽死必谢。
    君不许,何敢言。
    既许而问,则洞庭之与京邑,不足为异也。
    ”毅请闻之。
    女曰:“洞庭之阴,有大橘树焉,乡人谓之‘社橘’。
    君当解去兹带,束以他物。
    然后叩树三发,当有应者。
    因而随之,无有碍矣。
    幸君子书叙之外,悉以心诚之话倚托,千万无渝!”毅曰:“敬闻命矣。
    ”女遂于襦间解书,再拜以进。
    东望愁泣,若不自胜。
    毅深为之戚,乃致书囊中,因复谓曰:“吾不知子之牧羊,何所用哉?神岂宰杀乎?”女曰:“非羊也,雨工也。
    ”“何为雨工?”曰:“雷霆之类也。
    ”毅顾视之,则皆矫顾怒步,饮龁甚异,而大小毛角,则无别羊焉。
    毅又曰:“吾为使者,他日归洞庭,幸勿相避。
    ”女曰:“宁止不避,当如亲戚耳。
    ”语竟,引别东去。
    不数十步,回望女与羊,俱亡所见矣。
    其夕,至邑而别其友,月余到乡,还家,乃访友于洞庭。
    洞庭之阴,果有社橘。
    遂易带向树,三击而止。
    俄有武夫出于波问,再拜请曰:“贵客将自何所至也?”毅不告其实,曰:“走谒大王耳。
    ”武夫揭水止路,引毅以进。
    谓毅曰:“当闭目,数息可达矣。
    ”毅如其言,遂至其宫。
    始见台阁相向,门户千万,奇草珍木,无所不有.夫乃止毅,停于大室之隅,曰:“客当居此以俟焉。
    ”毅曰:“此何所也?”夫曰:“此灵虚殿也。
    ”谛视之,则人间珍宝毕尽于此。
    柱以白璧,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精,雕琉璃于翠楣,饰琥珀于虹栋。
    奇秀深杳,不可殚言。
    然而王久不至。
    毅谓夫曰:“洞庭君安在哉?”曰:“吾君方幸玄珠阁,与太阳道士讲《火经》,少选当毕。
    ”毅曰:“何谓《火经》?”夫曰:“吾君,龙也。
    龙以水为神,举一滴可包陵谷。
    道士,乃人也。
    人以火为神圣,发一灯可燎阿房。
    然而灵用不同,玄化各异。
    太阳道士精于人理,吾君邀以听焉。
    ”语毕而宫门辟,景从云合,而见一人,披紫衣,执青玉。
    夫跃曰:“此吾君也!”乃至前以告之。
    君望毅而问曰:“岂非人间之人乎?”对曰:“然。
    ”毅而设拜,君亦拜,命坐于灵虚之下。
    谓毅曰:“水府幽深,寡人暗昧,夫子不远千里,将有为乎?”毅曰:“毅,大王之乡人也。
    长于楚,游学于秦。
    昨下第,闲驱泾水右涘,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风鬟雨鬓,所不忍睹。
    毅因诘之,谓毅曰:‘为夫婿所薄,舅姑不念,以至于此’。
    悲泗淋漓,诚怛人心。
    遂托书于毅。
    毅许之,今以至此。
    ”因取书进之。
    洞庭君览毕,以袖掩面而泣曰:“老父之罪,不能鉴听,坐贻聋瞽,使闺窗孺弱,远罹构害。
    公,乃陌上人也,而能急之。
    幸被齿发,何敢负德!”词毕,又哀咤良久。
    左右皆流涕。
    时有宦人密侍君者,君以书授之,令达宫中。
    须臾,宫中皆恸哭。
    君惊,谓左右曰:“疾告宫中,无使有声,恐钱塘所知。
    ”毅曰:“钱塘,何人也?”曰:“寡人之爱弟,昔为钱塘长,今则致政矣。
    ”毅曰:“何故不使知?”曰:“以其勇过人耳。
    昔尧遭洪水九年者,乃此子一怒也。
    近与天将失意,塞其五山。
    上帝以寡人有薄德于古今,遂宽其同气之罪。
    然犹縻系于此,故钱塘之人日日候焉。
    ”语未毕,而大声忽发,天拆地裂。
    宫殿摆簸,云烟沸涌。
    俄有赤龙长千余尺,电目血舌,朱鳞火鬣,项掣金锁,锁牵玉柱。
    千雷万霆,激绕其身,霰雪雨雹,一时皆下。
    乃擘青天而飞去。
    毅恐蹶仆地。
    君亲起持之曰:“无惧,固无害。
    ”毅良久稍安,乃获自定。
    因告辞曰:“愿得生归,以避复来。
    ”君曰:“必不如此。
    其去则然,其来则不然,幸为少尽缱绻。
    ”因命酌互举,以款人事。
    俄而祥风庆云,融融恰怡,幢节玲珑,箫韶以随。
    红妆千万,笑语熙熙。
    中有一人,自然蛾眉,明珰满身,绡縠参差。
    迫而视之,乃前寄辞者。
    然若喜若悲,零泪如丝。
    须臾,红烟蔽其左,紫气舒其右,香气环旋,入于宫中。
    君笑谓毅曰:“泾水之囚人至矣。
    ”君乃辞归宫中。
    须臾,又闻怨苦,久而不已。
    有顷,君复出,与毅饮食。
    又有一人,披紫裳,执青玉,貌耸神溢,立于君左。
    君谓毅曰:“此钱塘也。
    ”毅起,趋拜之。
    钱塘亦尽礼相接,谓毅曰:“女侄不幸,为顽童所辱。
    赖明君子信义昭彰,致达远冤。
    不然者,是为泾陵之土矣。
    飨德怀恩,词不悉心。
    ”毅撝退辞谢,俯仰唯唯。
    然后回告兄曰:“向者辰发灵虚,巳至泾阳,午战于彼,未还于此。
    中间驰至九天,以告上帝。
    帝知其冤,而宥其失。
    前所谴责,因而获免。
    然而刚肠激发,不遑辞候,惊扰宫中,复忤宾客。
    愧惕惭惧,不知所失。
    ”因退而再拜。
    君曰:“所杀几何?”曰:“六十万。
    ”“伤稼乎?”曰:“八百里。
    ”无情郎安在?”曰:“食之矣。
    ”君怃然曰:“顽童之为是心也,诚不可忍,然汝亦太草草。
    赖上帝显圣,谅其至冤。
    不然者,吾何辞焉?从此以去,勿复如是。
    ”钱塘君复再拜。
    是夕,遂宿毅于凝光殿。
    明日,又宴毅于凝碧宫。
    会友戚,张广乐,具以醪醴,罗以甘洁。
    初,笳角鼙鼓,旌旗剑戟,舞万夫于其右。
    中有一夫前曰:“此《钱塘破阵乐》。
    ”旌杰气,顾骤悍栗。
    座客视之,毛发皆竖。
    复有金石丝竹,罗绮珠翠,舞千女于其左,中有一女前进曰:“此《贵主还宫乐》。
    ”清音宛转,如诉如慕,坐客听下,不觉泪下。
    二舞既毕,龙君大悦。
    锡以纨绮,颁于舞人,然后密席贯坐,纵酒极娱。
    酒酣,洞庭君乃击席而歌曰:“大天苍苍兮,大地茫茫,人各有志兮,何可思量,狐神鼠圣兮,薄社依墙。
    雷霆一发兮,其孰敢当?荷贞人兮信义长,令骨肉兮还故乡,齐言惭愧兮何时忘!”洞庭君歌罢,钱塘君再拜而歌曰:“上天配合兮,生死有途。
    此不当妇兮,彼不当夫。
    腹心辛苦兮,泾水之隅。
    风霜满鬓兮,雨雪罗襦。
    赖明公兮引素书,令骨肉兮家如初。
    永言珍重兮无时无。
    ”钱塘君歌阕,洞庭君俱起,奉觞于毅。
    毅踧踖而受爵,饮讫,复以二觞奉二君,乃歌曰:“碧云悠悠兮,泾水东流。
    伤美人兮,雨泣花愁。
    尺书远达兮,以解君忧。
    哀冤果雪兮,还处其休。
    荷和雅兮感甘羞。
    山家寂寞兮难久留。
    欲将辞去兮悲绸缪。
    ”歌罢,皆呼万岁。
    洞庭君因出碧玉箱,贮以开水犀;钱塘君复出红珀盘,贮以照夜玑:皆起进毅,毅辞谢而受。
    然后宫中之人,咸以绡彩珠璧,投于毅侧。
    重叠焕赫,须臾埋没前后。
    毅笑语四顾,愧谢不暇。
    洎酒阑欢极,毅辞起,复宿于凝光殿。
    翌日,又宴毅于清光阁。
    钱塘因酒作色,踞谓毅曰:“不闻猛石可裂不可卷,义士可杀不可羞耶?愚有衷曲,欲一陈于公。
    如可,则俱在云霄;如不可,则皆夷粪壤。
    足下以为何如哉?”毅曰:“请闻之。
    ”钱塘曰:“泾阳之妻,则洞庭君之爱女也。
    淑性茂质,为九姻所重。
    不幸见辱于匪人,今则绝矣。
    将欲求托高义,世为亲戚,使受恩者知其所归,怀爱者知其所付,岂不为君子始终之道者?”毅肃然而作,欻然而笑曰:“诚不知钱塘君孱困如是!毅始闻跨九州,怀五岳,泄其愤怒;复见断金锁,掣玉柱,赴其急难。
    毅以为刚决明直,无如君者。
    盖犯之者不避其死,感之者不爱其生,此真丈夫之志。
    奈何萧管方洽,亲宾正和,不顾其道,以威加人?岂仆人素望哉!若遇公于洪波之中,玄山之间,鼓以鳞须,被以云雨,将迫毅以死,毅则以禽兽视之,亦何恨哉!今体被衣冠,坐谈礼义,尽五常之志性,负百行怖之微旨,虽人世贤杰,有不如者,况江河灵类乎?而欲以蠢然之躯,悍然之性,乘酒假气,将迫于人,岂近直哉!且毅之质,不足以藏王一甲之间。
    然而敢以不伏之心,胜王不道之气。
    惟王筹之!”钱塘乃逡巡致谢曰:“寡人生长宫房,不闻正论。
    向者词述疏狂,妄突高明。
    退自循顾,戾不容责。
    幸君子不为此乖问可也。
    ”其夕,复饮宴,其乐如旧。
    毅与钱塘遂为知心友。
    明日,毅辞归。
    洞庭君夫人别宴毅于潜景殿,男女仆妾等悉出预会。
    夫人泣谓毅曰:“骨肉受君子深恩,恨不得展愧戴,遂至睽别。
    ”使前泾阳女当席拜毅以致谢。
    夫人又曰:“此别岂有复相遇之日乎?”毅其始虽不诺钱塘之情,然当此席,殊有叹恨之色。
    宴罢,辞别,满宫凄然。
    赠遗珍宝,怪不可述。
    毅于是复循途出江岸,见从者十余人,担囊以随,至其家而辞去。
    毅因适广陵宝肆,鬻其所得。
    百未发一,财已盈兆。
    故淮右富族,咸以为莫如。
    遂娶于张氏,亡。
    又娶韩氏。
    数月,韩氏又亡。
    徙家金陵。
    常以鳏旷多感,或谋新匹。
    有媒氏告之曰:“有卢氏女,范阳人也。
    父名曰浩,尝为清流宰。
    晚岁好道,独游云泉,今则不知所在矣。
    母曰郑氏。
    前年适清河张氏,不幸而张夫早亡。
    母怜其少,惜其慧美,欲择德以配焉。
    不识何如?”毅乃卜日就礼。
    既而男女二姓俱为豪族,法用礼物,尽其丰盛。
    金陵之士,莫不健仰。
    居月余,毅因晚入户,视其妻,深觉类于龙女,而艳逸丰厚,则又过之。
    因与话昔事。
    妻谓毅曰:“人世岂有如是之理乎?”经岁余,有一子。
    毅益重之。
    既产,逾月,乃秾饰换服,召毅于帘室之间,笑谓毅曰:“君不忆余之于昔也?”毅曰:“夙为姻好,何以为忆?”妻曰:“余即洞庭君之女也。
    泾川之冤,君使得白。
    衔君之恩,誓心求报。
    洎钱塘季父论亲不从,遂至睽违。
    天各一方,不能相问。
    父母欲配嫁于濯锦小儿某。
    遂闭户剪发,以明无意。
    虽为君子弃绝,分见无期。
    而当初之心,死不自替。
    他日父母怜其志,复欲驰白于君子。
    值君子累娶,当娶于张,已而又娶于韩。
    迨张、韩继卒,君卜居于兹,故余之父母乃喜余得遂报君之意。
    今日获奉君子,咸善终世,死无恨矣。
    ”因呜咽,泣涕交下。
    对毅曰:“始不言者,知君无重色之心。
    今乃言者,知君有感余之意。
    妇人匪薄,不足以确厚永心,故因君爱子,以托相生。
    未知君意如何?愁惧兼心,不能自解。
    君附书之日,笑谓妾曰:‘他日归洞庭,慎无相避。
    ’诚不知当此之际,君岂有意于今日之事乎?其后季父请于君,君固不许。
    君乃诚将不可邪,抑忿然邪?君其话之。
    ”毅曰:“似有命者。
    仆始见君子,长泾之隅,枉抑憔悴,诚有不平之志。
    然自约其心者,达君之冤,余无及也。
    以言‘慎无相避’者,偶然耳,岂有意哉。
    洎钱塘逼迫之际,唯理有不可直,乃激人之怒耳。
    夫始以义行为之志,宁有杀其婿而纳其妻者邪?一不可也。
    某素以操真为志尚,宁有屈于己而伏于心者乎?二不可也。
    且以率肆胸臆,酬酢纷纶,唯直是图,不遑避害。
    然而将别之日。
    见君有依然之容,心甚恨之。
    终以人事扼束,无由报谢。
    吁,今日,君,卢氏也,又家于人间。
    则吾始心未为惑矣。
    从此以往,永奉欢好,心无纤虑也。
    ”妻因深感娇泣,良久不已。
    有顷,谓毅曰:“勿以他类,遂为无心,固当知报耳。
    夫龙寿万岁,今与君同之。
    水陆无往不适。
    君不以为妄也。
    ”毅嘉之曰:“吾不知国客乃复为神仙之饵!”。
    乃相与觐洞庭。
    既至,而宾主盛礼,不可具纪。
    后居南海仅四十年,其邸第、舆马、珍鲜、服玩,虽侯伯之室,无以加也。
    毅之族咸遂濡泽。
    以其春秋积序,容状不衰。
    南海之人,靡不惊异。
    洎开元中,上方属意于神仙之事,精索道术。
    毅不得安,遂相与归洞庭。
    凡十余岁,莫知其迹。
    至开元末,毅之表弟薛嘏为京畿令,谪官东南。
    经洞庭,晴昼长望,俄见碧山出于远波。
    舟人皆侧立,曰:“此本无山,恐水怪耳。
    ”指顾之际,山与舟相逼,乃有彩船自山驰来,迎问于嘏。
    其中有一人呼之曰:“柳公来候耳。
    ”嘏省然记之,乃促至山下,摄衣疾上。
    山有宫阙如人世,见毅立于宫室之中,前列丝竹,后罗珠翠,物玩之盛,殊倍人间。
    毅词理益玄,容颜益少。
    初迎嘏于砌,持嘏手曰:“别来瞬息,而发毛已黄。
    ”嘏笑曰:“兄为神仙,弟为枯骨,命也。
    ”毅因出药五十丸遗嘏,曰:“此药一丸,可增一岁耳。
    岁满复来,无久居人世以自苦也。
    ”欢宴毕,嘏乃辞行。
    自是已后,遂绝影响。
    嘏常以是事告于人世。
    殆四纪,嘏亦不知所在。
    陇西李朝威叙而叹曰:“五虫之长,必以灵者,别斯见矣。
    人,裸也,移信鳞虫。
    洞庭含纳大直,钱塘迅疾磊落,宜有承焉。
    嘏咏而不载,独可邻其境。
    愚义之,为斯文。
  • 先秦:孟子及弟子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蹩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今王畋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蹩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 先秦:孟子及弟子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不识有诸?”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则王许之乎?”曰:“否!”“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物皆然,心为甚。
    王请度之。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曰:“殆有甚焉。
    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唐代: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
    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
    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
    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
    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
    ”上灯,与食。
    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
    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
    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
    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
    长吉了不能读,欻下榻叩头,言:“阿弥老且病,贺不愿去。
    ”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
    天上差乐,不苦也。
    ”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
    少之,长吉气绝。
    常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嘒管之声。
    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
    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囿、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 先秦:孟子及弟子
    孟子见梁襄王。
    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
    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 清代:蒲松龄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令以责之里正。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
    不终岁,薄产累尽。
    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
    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
    ”成然之。
    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
    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
    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
    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
    成妻具资诣问。
    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
    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
    问者爇香于鼎,再拜。
    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
    各各竦立以听。
    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
    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
    食顷,帘动,片纸抛落。
    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旁一蟆,若将跃舞。
    展玩不可晓。
    然睹促织,隐中胸怀。
    折藏之,归以示成。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
    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
    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
    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
    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
    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
    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间。
    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
    遽扑之,入石穴中。
    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
    逐而得之。
    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
    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
    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
    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
    儿惧,啼告母。
    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去。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
    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
    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
    日将暮,取儿藁葬。
    近抚之,气息惙然。
    喜置榻上,半夜复苏。
    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
    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自昏达曙,目不交睫。
    东曦既驾,僵卧长愁。
    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
    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
    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
    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
    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
    成以其小,劣之。
    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
    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
    喜而收之。
    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因出己虫,纳比笼中。
    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
    少年固强之。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
    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少年又大笑。
    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
    少年又笑。
    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
    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
    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
    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
    成大喜。
    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
    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
    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
    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
    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
    成益惊喜,掇置笼中。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成述其异,宰不信。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又试之鸡,果如成言。
    乃赏成,献诸抚军。
    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莫出其右者。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益奇之。
    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
    宰悦,免成役。
    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
    抚军亦厚赉成。
    不数年,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
    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
    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信夫!”
  • 先秦:孔子及弟子
    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 先秦:孟子及弟子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
    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 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 宋代: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 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 先秦:孟子及弟子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
    则不得也。
    弈秋,通国之善奕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 先秦:佚名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
    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
    ”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
    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
    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
    ”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
  • 两汉:班固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会武等至匈奴。
    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
    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武气绝,半日复息。
    惠等哭,舆归营。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
    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
    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
    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
    独匈奴未耳。
    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单于愈益欲降之。
    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
    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
    羝乳,乃得归。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屮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积五、六年,单于弟于靬王弋射海上。
    武能网纺缴,檠弓弩,于靬王爱之,给其衣食。
    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
    王死后,人众徙去。
    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
    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
    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
    孺卿从祠河东後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
    诏使孺卿逐捕。
    不得,惶恐饮药而死。
    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
    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
    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
    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
    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
    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
    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
    」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陵恶自赐武,使其妻赐武牛羊数十头。
    后陵复至北海上,语武:「区脱捕得云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
    』」武闻之,南乡号哭,欧血,旦夕临。
    数月,昭帝即位。
    数年,匈奴与汉和亲。
    汉求武等。
    匈奴诡言武死。
    后汉使复至匈奴。
    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
    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
    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异域之人,壹别长绝!」陵起舞,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
    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诏武奉一太牢谒武帝园庙,拜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
    常惠徐圣赵终根皆拜为中郎,赐帛各二百匹。
    其余六人,老归家,赐钱人十万,复终身。
    常惠后至右将军,封列侯,自有传。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热门诗人

诗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