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棘:荆棘;没:淹没。丛生的荆棘把宫殿门前的铜驼淹没了。形容国破家亡的惨败景象
成语出处:宋·陆游《剑南诗稿·囚山》:“此生终遣英雄笑,棘没铜驼六十年。”
成语意思:处女:未嫁的女子;脱兔:逃跑的兔子。指军队未行动时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象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
成语出处:《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成语意思:指军队未行动时就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样沉静,一行动就像逃脱的兔子那样敏捷
成语出处:孙武《孙子 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成语意思:唾壶:古代的痰盂。形容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
成语出处:《晋书 王敦传》:“以如意打唾壶为节,壶边尽缺。”
成语意思:犹言惊涛骇浪。
成语出处:梁启超《覆金山中华会馆书》:“苟其不死也,则如从军者掷身于硝烟弹雨之间,航海者赌命于鲸涛鼍浪之窟,其不死自若也。”
成语意思:如受惊的猿猴、脱逃的兔子。形容迅速奔逃。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还亏得苗子的脚底板厚,不怕巉岩荆棘,就如惊猿脱兔,漫山越岭的逃散了。”
成语意思:比喻为文措辞优美。
成语出处:林学衡《新猛近稍习词章》诗:“俪白妃青从检点,咳珠唾玉定纷纶。”
成语意思:形容仓皇逃窜。
成语出处:《冷眼观》第四回:“远远听见吆喝之声,由远而近……众人手忙脚乱,将桌上杯盘收拾干净,转眼间,狼奔兔脱,如鸟兽散去。”
成语意思:托:委托。指受嘱托抚育遗孤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明帝纪》:“并可以受六尺之托,临大节而不挠。”
成语意思:犹言摆脱尘世羁绊,自由自在。
成语出处: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我如今不遭王法,不受刑罚,至如我指空说慌瞒咱,这一场了身脱命亏他。”
成语意思:脱:离开。临到上阵打仗时却逃跑了。指贪生怕死;没有胆量。
成语出处:清 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你们中国的兵勇,一到有起事来,不是半途溃散,便是临阵脱逃,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未雨绸缪的。”
成语意思:在毛里拖毡行进困难。比喻畏缩不前的样子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金线池》第四折:“好教我足未移心先战,一步步似毛里拖毡。”
成语意思:谓假托为知心朋友。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2回:“有班谬托知己的朋友,天天在一块打牌吃酒。”
成语意思:囊橐:口袋;充盈:充满。形容身边财产很多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8回:“不知趁此囊橐充盈,见机而作。”
成语意思:囊橐:口袋。形容身边财产很多
成语出处:《上饶集中营·集中营在福建》:“换回来日用品再到后方出售,于是一转手间就获利巨万而囊橐累累了。”
成语意思:囊橐:口袋。形容缺乏财物,没有什么积蓄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5回:“老夫闻知,惟恐被害,逃到外洋。无耐囊橐萧瑟,衣食甚难。”
成语意思:囊橐:口袋。形容缺乏财物,没有什么积蓄
成语出处:《重修扬州府志》第48卷:“以疾归,囊橐萧然,图书数卷而已。”
成语意思:蹉跎:过时。年龄已经太大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欲相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成语意思:攀:高攀,接近;托:依附。比喻巴结投靠有权势声望的人
成语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总论》:“次有攀龙托凤,自致于属车者,盖将百计。”
成语意思:攀:牵挽。拉亲戚关系,认作朋友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2回:“他与那猪八戒当时寻到我的门前,讲甚么攀亲托熟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