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ǎo jìn zhāi fǎ tiè

寶晉齋法帖

  • 词语读音bǎo jìn zhāi fǎ tiè
  • 词语注音ㄅㄠˇ ㄐㄧㄣˋ ㄓㄞ ㄈㄚˇ ㄊㄧㄝˋ
  • 繁体字形宝晋斋法帖

基本解释

辞典解释宝晋斋法帖bǎo jìn zhāi fǎ tiè 南宋曹之格所摹刻的汇刻丛帖,十卷。北宋米芾获得晋朝王羲之《王略帖》、王献之《十二月帖》及谢安《八月五日帖》墨迹,因而名其斋为「宝晋」。崇宁三年(西元1104)​米芾担任无为军知州(今安徽无为)​时,曾将三种书法刻于石上,后遭兵火损坏,幸经无为守葛祐之翻刻,而与残石同列官舍。至曹之格任无为通判时,又重行摹刻,并增入家藏《晋帖》及米芾书多种。到咸淳四年(西元1268)​刻成,标题为「宝晋斋法帖」。今传本已非原面目了。

词语解释

辞典解释

宝晋斋法帖bǎo jìn zhāi fǎ tièㄅㄠˇ ㄐㄧㄣˋ ㄓㄞ ㄈㄚˇ ㄊㄧㄝˋ

南宋曹之格所摹刻的汇刻丛帖,十卷。北宋米芾获得晋朝王羲之《王略帖》、王献之《十二月帖》及谢安《八月五日帖》墨迹,因而名其斋为「宝晋」。崇宁三年(西元1104)​米芾担任无为军知州(今安徽无为)​时,曾将三种书法刻于石上,后遭兵火损坏,幸经无为守葛祐之翻刻,而与残石同列官舍。至曹之格任无为通判时,又重行摹刻,并增入家藏《晋帖》及米芾书多种。到咸淳四年(西元1268)​刻成,标题为「宝晋斋法帖」。今传本已非原面目了。

“寶晉齋法帖”单字意思解释

“寶晉齋法帖”的近义词

    “寶晉齋法帖”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