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的诗词

  • 唐代:宋之问
    王氏贵先宗,衡门栖道风。
    传心晤有物,秉化游无穷。
    学奥九流异,机玄三语同。
    书乃墨场绝,文称词伯雄。
    白屋藩魏主,苍生期谢公。
    一祗贤良诏。
    遂谒承明宫。
    补衮望奚塞,尊儒位未充。
    罢官七门里,归老一丘中。
    尝忝长者辙,微言私谓通。
    我行会稽郡,路出广陵东。
    物在人已矣,都疑淮海空。
  • 唐代:李群玉
    紫泥飞诏下金銮,列象分明世仰观。
    北省谏书藏旧草,南宫郎署握新兰。
    春归凤沼恩波暖,晓入鸳行瑞气寒。
    偏是此生栖息者,满衣零泪一时干。
  • 先秦:佚名
    泰山其颓乎。
    梁木其坏乎。
    哲人其萎乎。
  • 先秦:佚名
    吴为无道。
    封豕长蛇。
    以食上国。
    欲有天下。
    政从楚起。
    寡君出自草泽。
    使来告急。
  • 先秦:佚名
    生男慎勿举。
    生女哺用脯。
    不见长城下。
    尸骸相支拄。
  • 先秦:佚名
    尧舜千钟。
    孔子百觚。
    子路嗑嗑。
    尚饮十榼。
  • 先秦:佚名
    何自南极。
    至于北极。
    绝境越国。
    弗愁道远。
  • 先秦:佚名
    鸿鸿将将。
  • 先秦:佚名
    我水既净。
    我道既平。
    我行既止。
    嘉树则里。
    天子永宁。
    日惟丙申。
    旭旭杲杲。
    我其旁导。
    乘马既迧。
    (左秃右攵)
    夏康康。
  • 先秦:佚名
    上天弗恤。
    夏命其卒。
  • 宋代:贺铸
    虚堂向壁青灯灭。
    觉来惊见横窗月。
    起看月平西。
    城头乌夜啼。
    兰衾羞更入。
    欹枕偷声泣。
    肠断数残更。
    望明天未明。
  • 宋代:曹勋
    绛阙岧峣,正春光到时。
    当人日、诞芳仪。
    向宫壶、雅著徽誉美,懿德无亏。
    深被恩荣,金殿宴嬉。
    气融怡。
    贤均樛木,宜颂二南诗。
    天心喜、锦筵启。
    阖部奏笙箫,祝寿处、愿与山齐。
    年年常奉,明主禁掖。
  • 宋代:魏了翁
    天地一大物,扶植要人才。
    人才谁是,不肯随俗强追陪。
    与我言兮我愿。
    莫我知兮谁怨。
    全仗帝为媒。
    此意久寥阔,今见者留台。
    笏围腰,书创屋,骑笼街。
    时贤白尽须发,老子抑名斋。
    更取堂名淇绿。
    要把北山万竹。
    一日倚云栽。
    自处只如此,将相任时来。
  • 先秦:佚名
    “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臣闻昔汤、武以百里昌,桀、纣以天下亡。
    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王独不见夫蜻蛉乎?六足四翼,飞翔乎天地之间,俛啄蚊虻而食之,仰承甘露而饮之,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
    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铅胶丝,加己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食也。
    夫蜻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
    俯噣白粒,仰栖茂树,鼓翅奋翼。
    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类为招。
    昼游乎茂树,夕调乎酸咸,倏忽之间,坠于公子之手。
    “夫雀其小者也,黄鹄因是以。
    游于江海,淹乎大沼,府噣(鱼卷)
    鲤,仰啮陵衡,奋其六翮,而凌清风,飘摇乎高翔,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
    不知夫射者,方将修其碆卢,治其矰缴,将加己乎百仞之上。
    被礛磻,引微缴,折清风而抎矣。
    故昼游乎江河,夕调乎鼎鼐。
    “夫黄鹄其小者也,蔡灵侯之事因是以。
    南游乎高陂,北陵乎巫山,饮茹溪流,食湘波之鱼,左抱幼妾,右拥嬖女,与之驰骋乎高蔡之中,而不以国家为事。
    不知夫子发方受命乎宣王,系己以朱丝而见之也。
    “蔡圣侯之事其小者也,君王之事因是以。
    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饭封禄之粟,而戴方府之金,与之驰骋乎云梦之中,而不以天下国家为事。
    不知夫穣侯方受命乎秦王,填黾塞之内,而投己乎黾塞之外。
  • 先秦:左丘明
    吴王夫差乃告诸大夫曰:“孤将有大志于齐,吾将许越成,而无拂吾虑。
    若越既改,吾又何求?若其不改,反行,吾振旅焉。
    ”申胥谏曰:“不可许也。
    夫越非实忠心好吴也,又非慑畏吾甲兵之强也。
    大夫种勇而善谋,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以得其志。
    夫固知君王之盖威以好胜也,故婉约其辞,以从逸王志,使淫乐于诸夏之国,以自伤也。
    使吾甲兵钝弊,民人离落,而日以憔悴,然后安受吾烬。
    夫越王好信以爱民,四方归之,年谷时熟,日长炎炎,及吾犹可以战也。
    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吴王曰:“大夫奚隆于越?越曾足以为大虞乎?若无越,则吾何以春秋曜吾军士?”乃许之成。
    将盟,越王又使诸稽郢辞曰:“以盟为有益乎?前盟口血未乾,足以结信矣。
    以盟为无益乎?君王舍甲兵之威以临使之,而胡重于鬼神而自轻也。
    ”吴王乃许之,荒成不盟。
  • 宋代:王奕
    搔首倚薰风。
    一幅画图尘土中。
    鹤怨猿惊人去也,潜龙。
    谁绞香车起蛰松。
    岁月去熙丰。
    世味人情自淡浓。
    春去春来墩不竞,匆匆。
    蜀水吴山血又红。
  • 宋代:马伯升
    和气应鼙鼓,喜色上辕门。
    貔貅万骑,争相庆主将佳晨。
    遥望九霄上阙,霭霭庆云澄处,一点将星明。
    天瑞不虚应,人杰岂虚生。
    况君家,名将旧,有元勋。
    上方拊髀,要资颇牧作长城。
    管取齐坛入拜,会见凯歌归奏,振起旧家声。
    与国同休语,王府又重盟。
  • 宋代:吴编修
    予何人、此何时节,驾言我欲行志。
    青原煮豆然萁后,谁豢龙蛇赤子。
    心为碎。
    宽底是、翻疑又怕严底是。
    吾方左计。
    冷眼别人看,畏首畏尾,身复尚余几。
    陶元亮,自古真奇男子。
    督邮尚若人耳。
    秋凤一曲柴桑路,新秫炊香正美。
    黄鹄起。
    见说道、山光潭影皆欢喜。
    晴窗静倚。
    还我向来高,仙人羽客,别有一天地。
  • 先秦:佚名
    大道隐兮礼为基。
    贤人窜兮将待时。
    天下如一兮欲何之。
  • 先秦:佚名
    形若槁骸。
    心若死灰。
    真其实知。
    不以故自持。
    媒媒晦晦。
    无心而不可与谋。
    彼何人哉。
  • 先秦:佚名
    天地易位,四时易乡。
    列星陨坠。
    旦暮晦盲。
    幽暗登昭。
    日月下藏。
    公正无私。
    反见纵横。
    志爱公利。
    得楼疏堂。
    无私罪人。
    憼革二兵。
    道德纯备。
    谗口将将。
    仁人绌约。
    敖暴擅强。
    天下幽险。
    失世英龟龙为蝘蜓。
    鸱枭为凤凰。
    比干见刳。
    孔子拘匡。
    昭昭乎其知之明也。
    郁郁乎其遇时之不祥也。
    拂乎其欲礼义之大行也。
    暗乎天下之晦盲也。
    皓天不复。
    忧无疆也。
    千秋必反。
    古之常也。
    弟子勉学。
    天不忘也。
    圣人共手。
    时几将矣。
    念彼远方。
    何其塞矣。
    仁人绌约。
    暴人衍矣。
    忠臣危殆。
    谗人般矣。
    琁玉瑶珠。
    不知佩也。
    杂布与锦。
    不知异也。
    闾娵子奢。
    莫之媒也。
    嫫母力父。
    是之喜也。
    以盲为明。
    以聋为聪。
    以危为安。
    以吉为凶。
    呜呼上天。
    曷维其同。
  • 先秦:佚名
    臧之狐裘。
    败我于狐骀。
    我君小子。
    朱儒是使。
    朱儒朱儒。
    朱使我败于邾。
  • 宋代:吴泳
    春事阑斑,桐花烂漫,不堪凤栖。
    叹交枰世道,容容是福,危航宦海,了了成痴。
    邵子豪情,乐天狂态,六十六年才觉非。
    邵尧夫有六十六岁吟,白乐天有六十六岁诗。
    溪山畔,要看承风月,舍我其谁。
    文章高下随时。
    料织锦应须用锦机。
    愧老无健笔,高凌月胁,病无佳句,下解人颐。
    君昔东坡,我今韩愈,仙自云:某即坡仙。
    还以韩愈相戏。
    造化一炉如小儿。
    都休管,看龟翻荷露,燕落芹泥。
  • 先秦:佚名
    知悼子卒,未葬,平公饮酒,师旷、李调侍,鼓钟。
    杜蒉自外来,闻钟声,曰:“安在?”曰:“在寝。
    ”杜蒉入寝,历阶而升,酌曰:“旷饮斯!”又酌曰:“调饮斯!”又酌,堂上北面坐饮之。
    降趋而出。
    平公呼而进之,曰:“蒉!曩者尔心或开予,是以不与尔言。
    尔饮旷,何也?”曰:“子卯不乐。
    知悼子在堂,斯其为子卯也大矣!旷也,太师也。
    不以诏,是以饮之也。
    ”“尔饮调,何也?”曰:“调也,君之亵臣也。
    为一饮一食忘君之疾,是以饮之也。
    ”“尔饮,何也?”曰:“蒉也,宰夫也,非刀匕是共,又敢与知防,是以饮之也。
    ”平公曰:“寡人亦有过焉,酌而饮寡人。
    ”杜蒉洗而扬觯。
    公谓侍者曰:“如我死,则必毋废斯爵也!” 至于今,既毕献,斯扬觯,谓之“杜举”。
  • 先秦:谷梁赤
    非国而曰灭,重夏阳也。
    虞无师,其曰师,何也?以其先晋,不可以不言师也。
    其先晋何也?为主乎灭夏阳也。
    夏阳者,虞、虢之塞邑也。
    灭夏阳而虞、虢举矣。
    虞之为主乎灭夏阳何也?晋献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公曰:“此晋国之宝也。
    如受吾币而不借吾道,则如之何?”荀息曰:“此小国之所以事大国也。
    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币。
    如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厩,而置之外厩也。
    ”公曰:“宫之奇存焉,必不使也。
    ”荀息曰:“宫之奇之为人也,达心而懦,又少长于君。
    达心则其言略,懦则不能强谏;少长于君,则君轻之。
    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此中知以上乃能虑之。
    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
    ”公遂借道而伐虢。
    宫之奇谏曰:“晋国之使者,其辞卑而币重,必不便于虞。
    ”虞公弗听,遂受其币,而借之道。
    宫之奇又谏曰:“语曰:‘唇亡齿寒。
    ’其斯之谓与!”挈其妻、子以奔曹。
    献公亡虢,五年而后举虞。
    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 唐代:韩愈
    我思古人,伊郑之侨。
    以礼相国,人未安其教;游于乡之校,众口嚣嚣。
    或谓子产:“毁乡校则止。
    ”曰:“何患焉?可以成美。
    夫岂多言,亦各其志:善也吾行,不善吾避;维善维否,我于此视。
    川不可防,言不可弭。
    下塞上聋,邦其倾矣。
    ”既乡校不毁,而郑国以理。
    在周之兴,养老乞言;及其已衰,谤者使监。
    成败之迹,昭哉可观。
    维是子产,执政之式。
    维其不遇,化止一国。
    诚率此道,相天下君;交畅旁达,施及无垠,於虖!四海所以不理,有君无臣。
    谁其嗣之?我思古人!
  • 两汉:司马迁
    正义高祖初定天下,表明有功之臣而侯之,若萧、曹等。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
    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
    ”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
    余读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曰:异哉新闻!《书》曰“协和万国”,迁于夏、商,或数千岁。
    盖周封八百,幽、厉之后,见于《春秋》。
    《尚书》有唐虞之侯伯,历三代千有余载,自全以蕃卫天子,岂非笃于仁义、奉上法哉?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
    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
    后数世,民咸归乡里,户益息,萧、曹、绛、灌之属或至四万,小侯自倍,富厚如之。
    子孙骄溢,忘其先,淫嬖。
    至太初,百年之间,见侯五,余皆坐法陨命亡国,丰耗矣。
    罔亦少密焉,然皆身无兢兢于当世之禁云。
    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
    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绲乎?观所以得尊宠及所以废辱,亦当世得失之林也,何必旧闻?于是谨其终始,表见其文,颇有所不尽本末,著其明,疑者阙之。
    后有君子,欲推而列之,得以览焉。
  • 先秦:左丘明
    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报槜李也。
    遂入越。
    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会稽,使大夫种因吴太宰嚭以行成。
    吴子将许之。
    伍员曰:“不可。
    臣闻之:‘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
    ’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鄩,灭夏后相。
    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
    惎浇能戒之。
    浇使椒求之,逃奔有虞,为之庖正,以除其害。
    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
    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使女艾谍浇,使季杼诱豷,遂灭过、戈,复禹之绩。
    祀夏配天,不失旧物。
    今吴不如过,而越大于少康,或将丰之,不亦难乎?勾践能亲而务施,施不失人,亲不弃劳,与我同壤而世为仇雠。
    于是乎克而弗取,将又存之,违天而长寇雠,后虽悔之,不可食已。
    姬之衰也,日可俟也。
    介在蛮夷,而长寇雠,以是求伯,必不行矣。
    ” 弗听。
    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 先秦:佚名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
    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以告舅犯。
    舅犯曰:“孺子其辞焉。
    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
    父死之谓何?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能说之?孺子其辞焉!”公子重耳对客曰:“君惠吊亡臣重耳。
    身丧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哀,以为君忧。
    父死之谓何?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
    ”稽颡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
    子显以致命于穆公。
    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稽颡而不拜,则未为后也,故不成拜。
    哭而起,则爱父也。
    起而不私,则远利也。
  • 两汉:司马迁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
    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 ,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
    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
    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
    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
    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
    公子执辔愈恭。
    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原枉车骑过之。
    ”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市人皆观公子执辔。
    从骑皆窃骂侯生。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
    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
    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门报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
    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
    侯生谓公子曰:“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
    ”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公子怪之。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
    公。
    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语魏。
    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
    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辨士说王万端。
    魏王畏秦。
    终不听公子。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
    ”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
    侯生笑曰:“臣故知公子之还也。
    ”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
    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公子再拜,因问。
    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
    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
    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公子从其计,请如姬。
    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
    公子行,侯生曰:“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
    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
    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
    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
    于是公子泣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公子曰:“晋鄙嚄唶宿将,往恐不听,必当杀之,是以泣耳,岂畏死哉?”于是公子请朱亥。
    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
    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遂与公子俱。
    公子过谢侯生。
    侯生曰:“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
    ”公子遂行。
    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
    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
    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公子遂将晋鄙军。
    勒兵,下令军中曰:“父子俱在军中,父归。
    兄弟俱在军中,兄归。
    独子无兄弟,归养。
    ”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
    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
    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平原君负栏矢为公子先引。
    赵王再拜曰:“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
    公子与侯生决,至军,侯生果北乡自刭。
    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公子亦自知也。
    已却秦存赵,使将将其军归魏,而公子独与客留赵。
  • 先秦:佚名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
    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
    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夫差将欲听,与之成。
    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讎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
    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
    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寡人请更。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
    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
    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
    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
    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有的哺为“饣”偏旁)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
    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
    ”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
    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
    ”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
    今寡人将助天灭之。
    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
    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
    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果行,国人皆劝。
    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
    夫差行成,曰;“寡人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请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勾践对曰:“昔天以越予吴,而吴不受命;今天以吴予越,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吾请达王甬、句东,吾与君为二君乎!”夫差对曰:“寡人礼先壹饭矣,君若不忘周室而为敝邑宸宇,亦寡人之愿也。
    君若曰:『吾将残汝社稷,灭汝宗庙。
    』寡人请死,余何而目以视於天下乎?越君其次也!”遂灭吴。
  • 先秦:佚名
    秦围赵之邯郸。
    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
    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秦所以急围赵者,前与齐闵王争强为帝,已而复归帝,以齐故;今齐闵王已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贪邯郸,其意欲求为帝。
    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
    ”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
    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乃见平原君,曰:“事将奈何矣?”平原君曰:“胜也何敢言事!百万之众折于外,今又内围邯郸而不去。
    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令赵帝秦,今其人在是。
    胜也何敢言事!”鲁连曰:“始吾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吾乃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贤公子也。
    梁客辛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而归之!”平原君曰:“胜请为召而见之于先生。
    ”平原君遂见辛垣衍曰:“东国有鲁连先生,其人在此,胜请为绍介,而见之于先生。
    ”辛垣衍曰:“吾闻鲁连先生,齐国之高士也。
    衍,人臣也,使事有职,吾不愿见鲁连先生也。
    ”平原君曰:“胜已泄之矣。
    ”辛垣衍许诺。
    鲁连见辛垣衍而无言。
    辛垣衍曰:“吾视居此围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
    今吾视先生之玉貌,非有求于平原君者,曷为久居此围城中而不去也?”鲁连曰:“世以鲍焦无从容而死者,皆非也。
    今众人不知,则为一身。
    彼秦,弃礼义,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而遂正于天下,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
    ”辛垣衍曰:“先生助之奈何?”鲁连曰:“吾将使梁及燕助之,齐楚则固助之矣。
    ”辛垣衍曰:“燕则吾请以从矣;若乃梁,则吾梁人也,先生恶能使梁助之耶?”鲁连曰:“梁未睹秦称帝之害故也;使梁睹秦称帝之害,则必助赵矣。
    ”辛垣衍曰:“秦称帝之害将奈何?”鲁仲连曰:“昔齐威王尝为仁义矣,率天下诸侯而朝周。
    周贫且微,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
    居岁余,周烈王崩,诸侯皆吊,齐后往。
    周怒,赴于齐曰:‘天崩地坼,天子下席,东藩之臣田婴齐后至,则斮之!’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卒为天下笑。
    故生则朝周,死则叱之,诚不忍其求也。
    彼天子固然,其无足怪。
    ”辛垣衍曰:“先生独未见夫仆乎?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邪?畏之也。
    ”鲁仲连曰:“然梁之比于秦,若仆邪?”辛垣衍曰:“然。
    ”鲁仲连曰:“然则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辛垣衍怏然不悦,曰:“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鲁仲连曰:“固也!待吾言之: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
    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纣以为恶,醢鬼侯;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侯;文王闻之,喟然而叹,故拘之于牖里之库百日,而欲令之死。
    曷为与人俱称帝王,卒就脯醢之地也?““齐闵王将之鲁,夷维子执策而从,谓鲁人曰:‘子将何以待吾君?’鲁人曰:‘吾将以十太牢待子之君。
    ’夷维子曰:‘子安取礼而来待吾君?彼吾君者,天子也。
    天子巡狩,诸侯辟舍,纳筦键,摄衽抱几,视膳于堂下;天子已食,而听退朝也。
    ’鲁人投其钥,不果纳,不得入于鲁。
    将之薛,假涂于邹。
    当是时,邹君死,闵王欲入吊。
    夷维子谓邹之孤曰:‘天子吊,主人必将倍殡柩,设北面于南方,然后天子南面吊也。
    ’邹之群臣曰:‘必若此,吾将伏剑而死。
    ’故不敢入于邹。
    邹、鲁之臣,生则不得事养,死则不得饭含,然且欲行天子之礼于邹、鲁之臣,不果纳。
    今秦万乘之国,梁亦万乘之国,交有称王之名。
    睹其一战而胜,欲从而帝之,是使三晋之大臣,不如邹、鲁之仆妾也。
    “且秦无已而帝,则且变易诸侯之大臣,彼将夺其所谓不肖,而予其所谓贤,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彼又将使其子女谗妾,为诸侯妃姬,处梁之宫,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而将军又何以得故宠乎?”于是辛垣衍起,再拜谢曰:“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而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吾请去,不敢复言帝秦!”秦将闻之,为却军五十里。
    适会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秦军引而去。
    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
    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
    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连寿。
    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
    仲连不忍为也。
    ”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 先秦:左丘明
    崔武子见棠姜而美之,遂取之。
    庄公通焉。
    崔子弑之。
    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
    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
    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
    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
    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暱,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
    兴,三踊而出。
    人谓崔子:“必杀之。
    ”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 先秦:左丘明
    晋师从齐师,入自丘舆,击马陉。
    齐侯使宾媚人赂以纪甗、玉磬与地。
    “不可,则听客之所为。
    ”宾媚人致赂,晋人不可,曰:“必以肖同叔子为质,而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
    ”对曰:“肖同叔子非他,寡君之母也;若以匹敌,则亦晋君之母也。
    吾子布大命于诸侯,而曰必质其母以为信,其若王命何?且是以不孝令也。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若以不孝令于诸侯,其无乃非德类也乎?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
    故诗曰:‘我疆我理,南东其亩。
    ’今吾子疆理诸侯,而曰‘尽东其亩’而已;唯吾子戎车是利,无顾土宜,其无乃非先王之命也乎?反先王则不义,何以为盟主?其晋实有阙。
    四王之王也,树德而济同欲焉;五伯之霸也,勤而抚之,以役王命;今吾子求合诸侯,以逞无疆之欲。
    诗曰:‘布政优优,百禄是遒。
    ’子实不优,而弃百禄,诸侯何害焉?不然,寡君之命使臣,则有辞矣。
    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以犒从者;畏君之震,师徒桡败。
    吾子惠徼齐国之福,不泯其社稷,使继旧好,唯是先君之敝器、土地不敢爱。
    子又不许,请收合馀烬,背城借一。
    敝邑之幸,亦云从也;况其不幸,敢不唯命是听?’”
  • 先秦:左丘明
    晋侯合诸侯于扈,平宋也。
    于是晋侯不见郑伯,以为贰于楚也。
    郑子家使执讯而与之书,以告赵宣子曰:“寡君即位三年,召蔡侯而与之事君。
    九月,蔡侯入于敝邑以行,敝邑以侯宣多之难,寡君是以不得与蔡侯偕,十一月,克减侯宣多而随蔡侯以朝于执事。
    十二年六月,归生佐寡君之嫡夷,以请陈侯于楚而朝诸君。
    十四年七月寡君又朝,以蒇陈事。
    十五年五月,陈侯自敝邑往朝于君。
    往年正月,烛之武往朝夷也。
    八月,寡君又往朝。
    以陈蔡之密迩于楚,而不敢贰焉,则敝邑之故也。
    虽敝邑之事君,何以不免?在位之中,一朝于襄,而再见于君,夷与孤之二三臣,相及于绛。
    虽我小国,则蔑以过之矣。
    今大国曰:‘尔未逞吾志。
    ’敝邑有亡,无以加焉。
    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余几?’又曰:‘鹿死不择音。
    ’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
    铤而走险,急何能择?命之罔极,亦知亡矣。
    将悉敝赋以待于鯈,唯执事命之。
    文公二年,朝于齐;四年,为齐侵蔡,亦获成于楚。
    居大国之间而从于强令,岂有罪也?大国若弗图,无所逃命。
    ” 晋巩朔行成于郑,赵穿、公婿池为质焉。
  • 先秦:左丘明
    吕、郤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
    寺人披请见。
    公使让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
    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
    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夫袪犹在,女其行乎!”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
    若犹未也,又将及难。
    君命无二,古之制也。
    除君之恶,唯力是视。
    蒲人、狄人、余何有焉?即位,其无蒲、狄乎!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
    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岂唯刑臣?”公见之,以难告。
    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
    己丑晦,公宫火。
    瑕甥、郤芮不获公,乃如河上,秦伯诱而杀之。
  • 南北朝:庾信
    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盗移国,金陵瓦解。
    余乃窜身荒谷,公私涂炭。
    华阳奔命,有去无归。
    中兴道销,穷于甲戌。
    三日哭于都亭,三年囚于别馆。
    天道周星,物极不反。
    傅燮之但悲身世,无处求生;袁安之每念王室,自然流涕。
    昔桓君山之志事,杜元凯之平生,并有著书,咸能自序。
    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
    信年始二毛,即逢丧乱,藐是流离,至于暮齿。
    燕歌远别,悲不自胜;楚老相逢,泣将何及。
    畏南山之雨,忽践秦庭;让东海之滨,遂餐周粟。
    下亭漂泊,高桥羁旅。
    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
    追为此赋,聊以记言,不无危苦之辞,唯以悲哀为主。
    日暮途远,人间何世!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
    荆璧睨柱,受连城而见欺;载书横阶,捧珠盘而不定。
    钟仪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季孙行人,留守西河之馆。
    申包胥之顿地,碎之以首;蔡威公之泪尽,加之以血。
    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项籍用江东之子弟,人唯八千。
    遂乃分裂山河,宰割天下。
    岂有百万义师,一朝卷甲,芟夷斩伐,如草木焉!江淮无涯岸之阻,亭壁无藩篱之固。
    头会箕敛者,合纵缔交;锄耨棘矜都,因利乘便。
    将非江表王气,终于三百年乎?是知并吞六合,不免轵道之灾;混一车书,无救平阳之祸。
    呜呼!山岳崩颓,既履危亡之运;春秋迭代,必有去故之悲。
    天意人事,可以凄怆伤心者矣!况复舟楫路穷,星汉非乘槎可上;风飙道阻,蓬莱无可到之期。
    穷者欲达其言,劳者须歌其事。
    陆士衡闻而抚掌,是所甘心;张平子见而陋之,固其宜矣!
  • 元代: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 先秦:左丘明
    夏,齐孝公伐我北鄙。
    公使展喜犒师、使受命于展禽、齐侯未入竟、展喜从之, 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
    ”齐侯曰:“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
    昔周公、 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
    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 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桓公是以纠合诸侯,而谋 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及君即位,诸侯 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是不敢保聚、曰:‘岂其嗣世 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
    ’恃此而不恐。
    ”齐侯乃还。
  • 先秦:孔子及弟子
    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 宋代:欧阳修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
    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
    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
    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
    君子则不然。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
    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
    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
    《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
    ”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
    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
    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
    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
    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
    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
    ”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
    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
    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嗟呼!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 先秦:左丘明
    秋七月,公会齐侯、郑伯伐许。
    庚辰,傅于许。
    颍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颠。
    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而呼曰:“君登矣!”郑师毕登。
    壬午,遂入许。
    许庄公奔卫。
    齐侯以许让公。
    公曰:“君谓许不共,故从君讨之。
    许既伏其罪矣。
    虽君有命,寡人弗敢与闻。
    ”乃与郑人。
    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曰:“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于许君,而假手于我寡人,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亿,其敢以许自为功乎?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糊其口于四方,其况能久有许乎?吾子其奉许叔以抚柔此民也,吾将使获也佐吾子。
    若寡人得没于地,天其以礼悔祸于许,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唯我郑国之有请谒焉,如旧昏媾,其能降以相从也。
    无滋他族实逼处此,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
    吾子孙其覆亡之不暇,而况能禋祀许乎?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惟许国之为,亦聊以固吾圉也。
    ”乃使公孙获处许西偏,曰:“凡而器用财贿,无置于许。
    我死,乃亟去之!吾先君新邑于此,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孙日失其序。
    夫许,大岳之胤也。
    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有礼。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
    ”(序民人 一作:序人民)
  • 先秦:左丘明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
    惠、怀无亲,外内弃之。
    天未绝晋,必将有主。
    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
    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
    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
    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
    ”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地名)为之田。
    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 先秦:左丘明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
    虢亡,虞必从之。
    晋不可启,寇不可翫。
    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 。
    大伯不从,是以不嗣。
    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
    ”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
    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
    ’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
    神所冯依,将在德矣。
    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弗听,许晋使。
    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
    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八月甲午,晋侯围上阳,问于卜偃曰:“吾其济乎?”对曰:“克之。
    ”公曰:“何时?”对曰:“童谣曰:‘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旂。
    鹑之贲贲,天策炖炖,火中成军,虢公其奔。
    ’其九月、十月之交乎!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鹑火中,必是时也。
    ”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
    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从媵秦穆姬。
    而修虞祀,且归其职贡于王,故书曰:“晋人执虞公。
    ”罪虞公,言易也。
  • 先秦:佚名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
    ”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
    ”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左右以告。
    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
    ”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左右皆笑之,以告。
    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
    ”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
    ”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
    因烧其券。
    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
    ”“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之‘视吾家所寡有者’。
    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
    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
    ”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孟尝君不悦,曰:“诺,先生休矣!”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
    ”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请为君复凿二窟。
    ”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
    ”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
    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
    齐其闻之矣。
    ”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
    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
    ”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 先秦:左丘明
    冬,晋文公卒。
    庚辰,将殡于曲沃。
    出绛,柩有声如牛。
    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穆公访诸蹇叔。
    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
    召孟明、 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有二陵焉。
    其南陵,夏后皋之墓地;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 先秦:左丘明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
    王贰于虢,郑伯怨王。
    王曰:“无之。
    ”故周郑交质。
    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
    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
    秋,又取成周之禾。
    周郑交恶。
    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
    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蕴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蘩》、《采苹》,《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
  • 两汉:司马迁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
    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
    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汉军围之数重。
    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与其骑会为三处。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
    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乃自刎而死。
    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
    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
  • 先秦:刘向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
    太后盛气而揖之。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
    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
    ”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
    ”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
    ”太后曰:“老妇不能。
    ”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没死以闻。
    ”太后曰:“敬诺。
    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
    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
    ”太后笑曰:“妇人异甚。
    ”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
    ”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
    ”“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已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 先秦:左丘明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佗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
    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
    ”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
    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
    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
    ”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
  • 宋代: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 两汉:刘向

    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
    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予?”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张袂成阴 一作:张袂成帷)二
    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三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两汉:司马迁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
    急击勿失!”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復见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庄则入为寿。
    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王曰:“诺。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项王曰:“赐之彘肩。
    ”则与一生彘肩。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项王曰:“壮士!能復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樊哙从良坐。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
    乃令张良留谢。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会其怒,不敢献。
    公为我献之。
    ”张良曰:“谨诺。
    ”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吾属今为之虏矣!”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 两汉:刘向 编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
    既已,不可奈何,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 淬之。
    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
    乃令秦武阳为副。
    (秦武阳 一作:秦舞阳)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 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wèi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
    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
    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拔剑,剑长,操其室。
    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
    秦王目眩良久。

热门诗人

诗词主题